新聞
2018-05-16 06:00:00

炒輪最好 all or nothing

分享:

今年來大市焦點長期在大股之上,細價股只在近期殼例收緊下再有炒作,大體主因是水頭突缺,加上早前發生了細價股災的連環不幸事件,監管當局大有整頓理由,嚴批新股上市之餘,又引入特強DQ手法及嚴限資本化集資動作等等,令細價股步入相當個別的炒賣窘局,若然散戶仍不願離手的話,就好多時會轉到衍生市場尋求慰藉,但同樣亦絕不易佔上半點便宜!
 

大價股上上落落,認股證及牛熊證當是最佳追逐工具,但身邊不少早著先鞭的朋友,迄今仍被打得落花流水,嘗到小甜頭者已是高手,先贏後輸則佔最多數,最終嘔凸者亦大有人在,究其原因,都是賭仔心態太強,及衰在過貪及行事過急。

衍生工具最吸引的先天條件就是槓桿,炒窩輪不買正股,最重要是將槓桿比率運用得宜,而絕不宜長期圍爐亂炒。不少股友對窩輪或牛熊證當為賭大細的博彩工具,一出發已經蝕了底,只要價位稍稍不合原意便已頓失先手,再緊隨波幅劇烈及時間值萎縮,形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估錯了正股走勢又或切入時機不濟,固然可極速抹掉三幾成幅度,縱使捉到了正股走勢,也通常會在遠遠未享正果前已匆匆食胡落車,然後又忍不著高位追回,結果當是左右兩巴掌地敗興而返!

身邊股友在去年中已成功趕搭大市上行快車,及早參與了窩輪及牛熊證炒賣,幾隻升到爆的明星股如騰訊(700)、吉利(175)、恒大(3333)、舜宇(2382)及瑞聲科技(2018)等通通都有參與過,按正股升幅計,理應發大了大財吧,但換來的回應則是連場慨嘆,總之是不消提也……

細心分析,他們錯失了發大財良機,其實便是因為炒得太頻及心懷太大短暫貪婪,一來只會選擇成交最大的股證來炒,二來則只追逐最貼價及最快到期的對象,欲享最佳的槓桿效應及溢價,莫說正股很多時會被有心人刻意發上發落,就算只在搓波仔期間,已足可令閣下的股證化為灰燼,顯然這並非太聰明的炒賣方法。

在對升市較有信心時,都有間中炒輪,第一件事必須先找一隻信得過會長爆的正股或ETF,最好不設上升目標,然後取3至6個月期、溢價最好不逾一成、槓桿越大越好的股證來揸,策略是all or nothing,若扑到正,便先行套回老本,然後讓餘下股證free float,直至連下限位都跌穿方行平倉,當然注碼不宜過大,也盡量不應亂走上落。

經驗證明,這套模式最宜在爆邊之初運用,適逢近日港股已成功突破31,300點的大上邊,單邊之勢似漸見演變成熟,所以又是考驗這套策略的時段了,希望可以發揮一下真正的以小博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