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文指出,香港的樓價有很大的下調壓力。若然樓價下跌,很有機會為香港帶來通縮,政府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穩住樓價,以免港人多年來的積累一下子被蒸發掉。
全球QE當然有助於香港樓價的穩定,但光是市場上的錢多沒有用,還要這些錢願意流入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現時最樂於把資金投放到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是內地人,香港應好好利用這筆資金來穩定香港的樓市,以及與樓市息息相關的金融系統。
然而,內地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內地有不少資金願意來港置業,也不可以隨意來港置業。我建議可以借照股票市場深港通與滬港通的方式,來為房地產市場打開這條渠道。中國政府可以容許內地資金來港買樓。條件是將來賣樓時,所有收益要原封不動地匯返內地的銀行系統。這樣,國家就不用擔心有外匯流失,而內地資金亦可參與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只是資金不可以調離中國的金融系統罷了。
具體的做法是:香港的律師樓在土地註冊署登記文件時,須向公眾披露,有關單位的資金來自大陸,故這個單位將來再買賣時,負責相關交易的律師,有責任把這個單位的賣樓收益全數匯上內地的銀行系統,才算業權清晰,情況就如律師要弄清楚上手有沒有還清銀行按揭一樣。
北京如果不放心,可指定自己信任的律師樓與地產代理公司,專門負責這類樓宇的買賣。即使交易過程中難免會有漏洞,但相對此項措施可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成效,小小風險仍是值得冒的。北京為了支持澳門,放資金去澳門給外國的賭場賺也可以,為甚麼不可以放資金來香港買在中國土地上建設出來的樓宇?
有人可能會質疑,我這項建議或許是為了自己的生意著想。老實說,我本來亦想避嫌,這個建議不提算了,但事關香港前途,才不理個人形象,看到甚麼說甚麼。
由於中美冷戰已無可避免,美國一定不想香港可以繼續發揮補中國體制不足的作用。其他西方國家亦可能會配合美國逐步切斷與香港的雙邊關係。香港原有的角色今後必然會受到諸多制約,在這種大環境下,香港房地產的使用價值焉能不逐步消散?為此,香港的銀行已在按揭估價上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香港樓價下跌已無可避免。
因此,香港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引入投資資金,以穩住樓價,以免港人之前積累的財富一下被大量蒸發掉。政府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怎樣避免這項措施影響民生。
我認為最簡單的做法是不許內地資金買5,000萬港元或以下的住宅單位;只許這些資金買工商舖與豪宅。香港人買樓鮮有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所以這項措施只會穩定香港的金融系統,不會搶高普通住宅市場的樓價,影響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