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炸雞特攻隊》。只是當全場後生仔女都在笑,我心噏;愈笑得大聲,我的心愈噏。
出生年代不同,成長年代自然不同。不同的成長年代,對塵世也會有不同的認知。
For Example,不知是幸或不幸,我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如實經歷過香港電影盛世——嚴格來說是香港娛樂產業的盛世,那一個盛世,不需要每年一度專登舉辦大型博覽公告天下,而是根本不需張揚,已經好揚。例如《英雄本色》,當我們只著眼於披在Mark哥、豪哥身上的那件長褸,當中的男性情義與暴力美學,已經飄洋過海,震撼亞洲,甚至美洲。
同樣,不知幸或不幸,我也如實目睹過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市道的蕭條,以及見證了化骨龍在那蕭條年代橫空而出。直到整整廿年後,當我化身流氓師表,教一班中四同學Film Study時,專誠用了一堂講述港產笑片,當我播放化骨龍在殯儀館前初遇千年蟲的片段,同學們竟然笑得出,而且笑出聲——他們的笑,最老實,他們不需要為了俾面我而迫自己去笑;能夠笑出來(兼笑出聲),純粹因為廿年前的化骨龍,真的超越時空,令他們忍唔住,笑。
而重點是:化骨龍面世時,同學們仲未出世——對同學們來說,這一段片,直情是歷史影片。
我就是抱著這種心情去看《炸雞特攻隊》。
但當全場都在笑,我心噏;當愈笑得大聲,我的心愈噏。
這不就是80年代港產片橋段?一班被全世界睇死的廢柴,終於一手一腳做番單勁嘢證明自己。而《炸雞》的五位角色,各有各的甩漏,卻又能同撈同煲,放開彼此心中矛盾——Yes,我即時想起五福星——嚴格來說是1983年、第一集《奇謀妙計五福星》(《炸雞》開頭那場不必要的大型交通意外,也令我想起成X大哥在這一集《五福星》,單人匹馬捉賊後唔覺意引發的大型Traffic Accident),只有這一集,才最能拍出那份只有庶民明白的庶民味,之後的,只側重於呈現他們的無能與鹹濕。
《炸雞》反而來得清純乾淨純粹。
Team裡面明明有一位尤物李哈妮,但全程包到冚,沒有成為組員抽水對象,也沒有淪為存在就只為了被(男人)拯救的弱者(她還有一個重要設定,但不穿橋了)——《炸雞》的確有參考港產片,但角色塑造和意識上,又比過去港產片進步,回看五福星,除了鹹濕和尚算有義氣,你根本找不到他們長處,也不知道各人背負了甚麼過去,由始至終,都只是為方便劇情推進和製造笑料而設計的工具;但睇《炸雞》,睇到他們由被睇死到反撲,五位一體殲滅販毒集團,隨即響起一首張國榮的廣東歌,並以一個明顯向《XXXXII》(不穿戲名了)致敬的Pose面向觀眾,我又喊又笑——笑那個反差設計,喊那個致敬位,一個三十年前的港產電影系列,竟然打破時空區隔影響著一齣2018年韓國片——偏偏同場後生仔女都保持緘默。他們太後生了,冇睇過那齣英雄片,自然不知道這首歌這個Scene的劃時代意義。
冇辦法。成長年代不同,對塵世的認知也會有所不同。
在我過去的認知,地鐵從不撞車(「地鐵撞車」甚至成為一個笑話),搭地鐵,只會碰著她;但在這一代的認知裡,港鐵,是會碰撞它。從不撞車的地鐵,已成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