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慈善團體視善長人翁為它們的大老闆,因為它們有否足夠財力履行慈善工作、有否金錢營運,甚至出糧,都要靠外來捐款。不少慈善組織亦有獲政府資助,但要從庫房攞錢,亦有不少指標需要符合,加上不少政府對於慈善組織的固定撥款已買少見少,今時今日通常都會以合約形式去資助慈善團體的個別項目。這些做法無可厚非,但對於慈善團體在資金運用的彈性大大降低。加上這幾年的經濟環境充滿挑戰,無論想從政府、商界或個人的口袋爭取更多款項,實在是一件難事。
搵捐款艱難,倒不如諗辦法自己搵錢,不少慈善機構成立的社會企業應運而生。畢竟由團體自己賺取的盈利,在金錢運用上有更大自主權。而慈善組織所營運的社企中,零售可說是最常見、最易入門的一個行業,但卻是較沒特色,也與不少慈善組織自身優勢和社會理念沒多大關係。事實上不少慈善組織擁有獨一無二的資產和優勢,甚至有獨特的品牌形象,有利於建立一門新生意。以英國的慈善組織Age UK(圖)為例,這是一個協助長者晚年生活的機構,包括提供院舍服務、出入陪伴、住房安排、日常照顧、精神健康,甚至學習上網、運動健身、如何保暖等範疇都會關顧到。機構已經營運了接近130年,擁有悠久的老人相關專業知識、技術和經驗,因此他們也深明在長者服務中有哪些痛點,例如市場上沒有多少金融機構願意為長者提供房屋按揭;老人家去旅行也無法買到旅遊保險等。正因為他們參透這些市場缺口,因此他們針對這些荒地開拓社企業務。社企一開始時為長者提供終身按揭、保險產品和遺產規劃,再進而提供長者輔助行動工具、長者專用手機、警報系統等。現時這些社企的收入佔Age UK總收入超過30%。社企的成功營運,源自於他們把握到自身「了解長者需求」的優勢,以及好好利用已經存在的龐大客戶群。
慈善團體開拓社企業務增加收入,這個趨勢相信不可逆轉。要社工們轉營去做生意,也實在是一個挑戰。但只要找尋到它們比商業機構更專業的優勢,搵錢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