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領袖下月於瑞士日內瓦舉行峰會,這是拜登入主白宮後與普京的首次會晤。會面日期是六月十六日,之前兩天的六月十四日,拜登先在比利時北約總部,參加北約領袖峰會。顯然在美國考量當中,北約峰會與美俄峰會兩者有所關連。然而,能征慣戰的普京亦非省油的燈,兩人碰頭,是國際舞台的一齣重頭戲。
回溯歷史,美蘇年代的多次峰會全球矚目。1987年底,美蘇簽訂《中程導彈條約》,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到訪華府,與美國總統列根簽署文件,這是當年的世界大事,更是冷戰緩和的重要標記。及至2019年8月,美國突然宣布退出條約,前後31年,歷史就此作結。
說回那次峰會,我亦有到華府採訪,最深刻記憶是蘇聯的先頭部隊,當時戈爾巴喬夫推動開放政策,先頭部隊就以此為主打。那時有一名蘇聯記者博斯納(Vladimir Pozner),隔天就上美國電視清談節目,大講蘇美關係。博斯納能言善道,在莫斯科大學畢業,幼時居住紐約五年,說得一口流利美式英語,先贏印象分。他與美國民眾電話對答,侃侃而談蘇聯現況,有美國民眾在節目中說,博斯納令他對過往的蘇聯印象有所改觀。此役,公關戰蘇聯先勝一回合。
今天俄羅斯版圖雖不及蘇聯,普京行事仍有蘇聯遺風。2014年,俄羅斯在北約眾目睽睽下,一口吞下烏克蘭克里米亞,德國波蘭等國為之驚愕不已,此事可見普京施政的快狠準。到了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長程戰略轟炸機出現當地,蘇聯的影子揮之不去。這次會晤拜登,普京一言一行惹人注目,尤其拜登先與北約見面,峰會上必以北約議題與俄羅斯周旋,端看普京如何接招。
值得一提的是,白宮發言人說,美俄領袖在尋求重建兩國關係的可預測性與穩定性的同時,將討論各項緊迫議題。克里姆林宮則指,峰會將聚焦當前俄美關係以及戰略穩定議題。兩邊的字眼俱四平八穩,細看實是討價還價的出招:到底要不要兩國關係穩定?要就好好談下去,不要就拉倒算數。六月十六日峰會的主旨,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