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貓狗同行
香港工業遺產活化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是位於荃灣的南豐紗廠。周末期間的熱鬧境況是其他商場所不能及的,個人認為其營運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容許顧客帶著心愛的寵物同遊。看著走廊和天台上人與貓狗的比例幾乎是一對一,大家和諧共處、一同享受休閑時光的景象蔚為奇觀。
喵星人、汪星人、毛孩子,這些擬人化的名字早就給予貓狗等寵物等同人類的地位;不僅僅是單身或丁克一族,育有小孩的家庭也把寵物貓狗當成家庭的重要成員,是不可或缺的心靈慰籍。可是,容許寵物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原來並不多。港鐵、天星小輪、九巴曾於特定的日子容許寵物與主人同行,但把這政策常規化卻是未見。
其實攜帶寵物外出到商場及餐廳等是都市生活的大趨勢,國際間越來越多地方允許乘客於特定條件下攜帶貓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也應該與時並進,促進社會多元化及共融。
日本部分鐵路公司允許寵物乘車,但通常要求寵物放入箱內並需要另外買票。台北捷運允許寵物乘車,但必須置於符合特定尺寸的袋或箱內;德國和英國都容許寵物乘車,需要購票。
輕鐵於5月1日起推行「貓狗同行」試行計劃兩個月,以順應香港社會發展的需求。不過在此同時,也應平衡不同乘客的需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與貓狗同處一個車廂。貓咪和小狗比較易處理,放在專門的寵物背包就可以。大型犬會是個問題,光靠牽繩和戴上口罩似乎未能消除其他乘客的不安。不過能放開給部分寵物乘車,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值得鼓勵。
周五刊登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