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2-01-19 04:30:00
日報

茅台與政治

分享:

上周文章得到不少關注,不過比起「洪門宴」,讀者好像對「茅台大戰」更有興趣,所以這篇就專談茅台吧。

香港人如需與大陸官員接觸,有兩件事不可不懂:一是要懂得喝中國白酒,二是要吃得辣,不然會十分痛苦。通常飯局到了最後,都逃不過「令狐沖」(成壺清的意思)的命運,不懂喝白酒根本撐不下去,所以現時不少官員議員紅人新貴,其實都是靠喝茅台上位的。隨著香港政治日趨內地化,茅台的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

習近平上台後,嚴格來說官員在公務場合是不該喝茅台的,當然賓客自攜則例外。即使有規定也好,大陸官員大多喜歡喝茅台(可能不太喜歡洋酒,或者知道它名貴),但更重要的是面子問題──宴請官員時如果沒有帶上一兩瓶茅台,等於是很不給面子──本港的政治人才很快就學會了這一套,紛紛購入茅台備用傍身。

茅台不愧是國酒,的確是最好喝的, 其他白酒根本難望其項背,亦因為這樣,現在沒有陳年的茅台,也要逾3,700元一瓶,陳年茅台的價錢可以想像(兩者味道分別也頗大)。所以請客食飯已不簡單,再加上請喝茅台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身為「愛國者」又怎敢不用茅台宴客呢?

這個茅台新生態於是又衍生出一個新現象:買得起茅台宴客的人,與官員見面吃飯的機會自然增加了許多(因為要靠他們埋單),變相令他們在政壇及所屬政團的上位速度也加快了許多──以前當建制派只要夠愛國夠忠心便可以,但現在多了茅台這新元素,令茅台(與金錢)在建制派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增,並形成一種新的不公平甚至貪腐現象,其影響早晚會被反映出來。   周三刊出

adblk6

茅台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