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剛過去的星期日與一眾屏山鄧族長老和嘉賓出席了該氏族的族譜修繕完成典禮,深深感受到氏族對先祖的敬意,及對傳承傳統文化和氏族歷史的熱忱。
在父親節這個特別日子舉行族譜修繕完成典禮,饒有意義,因為兩者都是表達對家族長輩的敬意和愛意,是維繫家庭、家族和氏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編撰族譜是梳理宗族源流、歷史和發展的重要工程。適時編修族譜有助教化子孫後代薪火相傳、尋根溯源,意義重大。今次屏山鄧氏編修族譜,歷時六載,超過百位族中長老及學者參與其中。族譜讓族人了解氏族世系繁衍、祖訓和囑咐,並闡述族中的重要人、事和物,修譜工作實在是肩負氏族文化和歷史的傳承,顯示族人血濃於水之情。
當日早上八時半,屏山鄧氏族人已在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聚集,開始祭祖儀式流程。族人預備燒豬、魚、雞、飯、族譜等祭品拜祭祖先,鄧族各房長老身穿長衫,按禮生指示,向歷代先祖神主跪拜和獻上三牲酒禮,敬告祖先族譜已修編完成,鄧族子弟的譜系得到祖先確認,儀式洋溢着族人慎終追遠的情懷。鄧族長老告訴我,族中的年輕成員十分重視修編族譜的工作,並堅持以傳統儀式進行祭祖程序,長老也十分樂見宗族文化得以傳承。
鄧族傍晚在鄧氏宗祠外舉行大型的屏山鄧氏族譜修繕完成典禮,廣邀散居香港、深圳、江西等不同地域的鄧氏族人和賓客,共同見證和慶祝這個重要時刻。禮成之後,鄧族在祠堂前廣場舉行千人盆菜宴,所有族人不論貧富和地域均可參加,代表宗族子弟平等相待,和嘉賓打成一片。
我在典禮賀辭中除了恭賀屏山鄧族與一眾學者完成了艱巨的族譜編修工作外,亦特別感謝屏山鄧族多年來支持政府的文物保育工作。早在一九九三年,鄧族已與政府攜手成立香港首條文物徑——屏山文物徑。文物徑串連了區內重要古蹟,並設有資料板介紹古蹟的背景,令市民和遊客可以更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在過去三十年,屏山文物徑不斷改善,徑上的古蹟已增至十四處,其中五處(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聚星樓、達德公所和仁敦岡書室)更被列為法定古蹟。屏山文物徑多年來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參觀,感受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
為支持文物保育和文教的工作,古物古蹟辦事處與屏山鄧族攜手合作,為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約共超過三百塊的歷史神主進行記錄和修復,亦會安排古蹟辦的「文物之友」及「青少年文物之友」協助相關工作,以傳承文物修復知識和分享經驗,並秉承屏山鄧族致力文教和傳承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