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廟宇以天后廟為數最多,其中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歷史最悠久、規模冠絕全港天后廟,故有「大廟」的美譽。每年天后誕,參拜的善信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在今年六月初的古物諮詢委員會會議上,委員會一致通過向發展局局長建議,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大廟列為法定古蹟。
天后崇拜與海上活動關係密切,大廟位處北佛堂門,與南佛堂門遙遙相對。雖然關於大廟的歷史文獻不多,但清代嘉慶年間編纂的《新安縣志》記載南北佛堂「兩邊皆有天后古廟」。
大廟後的山坡上保存了一塊南宋咸淳甲戌年(1274年)的刻石,是香港現存最早有紀年的刻石,於197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此刻石記述九龍官富場鹽官嚴益彰與三山友人何天覺,遊覽南北佛堂的事蹟。刻石提到的九龍官富鹽場,便是現時九龍灣一帶,是一處天然良港,南宋朝廷派駐鹽官管理,吸引商舶停靠、補給和進行貿易。近年在港鐵宋皇臺站的聖山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數十萬片來自浙江、江西、福建、廣東不同窰口的外銷瓷器碎片,說明南宋時期的九龍灣是重要的海上貿易節點。隨着宋代海上貿易的興盛,源自福建的天后信仰於南宋年間傳入香港,由此推斷於南宋年間在北佛堂建立天后廟是極有可能的。
大廟是典型嶺南民間廟宇建築,屬兩進三開間形制,兩旁各有附屬建築。廟宇正門門楣石額刻有「光緒三年重修」;後進明間供奉天后,次間則供奉金花娘娘及天后行身,行身是於神誕廟會時神明出巡使用。天后的侍女、千里眼和順風耳護法泥塑立於天后前兩側;而天后的寢宮模仿宮殿布局,設於附屬建築。
自十九世紀,大廟經過多次重修,包括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光緒三年(1877年) 和1962年溫黛襲港後重修,但大部分建築構件,例如花崗石柱、彩繪、擋中、封簷板和水泥階磚都保存下來。廟宇內的木雕和泥塑十分精彩,懸掛在門廳檔中前的金漆木雕彩門,雕製於1926年,手工精緻,呈現戲台場景,還雕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加官晉爵」等吉祥條幅,氣派非凡,是必看的文物!
大廟內還有其他精彩的歷史文物,包括於1803年及1804年鑄造的香爐和1839年及1840年鑄造的鐵鐘,它們都是信眾獻給天后娘娘,祈求風調雨順。
大廟背山面海,群山環抱,面向南佛堂,象徵天后看管整個水域,保佑航經佛堂門海峽的漁民和船員;而大廟的臨海格局仍保存良好,是現存天后廟的突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