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幾乎每到中午過後,就會發來手機短訊問「今天疫情初步確診多少人?」起初對此不為已甚,網上新聞報道多的是,把消息轉貼過去就是。久而久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總在下午一點到兩點之間、最遲不過兩點半,就收到「 今日確診點呀?」的短訊。我則是「一言不發」,把數字轉傳過去。
朋友為甚麼沒有直接上網找資料,一直沒有問。或許他也是把自己的問題不斷複製傳給我,不費一分鐘工夫,連字也不用打。第四波疫情爆發之際,有一天下午三點多還未見原本午後出來的確診數字,朋友像是很着急,連續三個短訊,「仲未有確診數字?」「係咪好多呀?」「會不會好大件事?」那天不知甚麼原因,到了四點半的記者會才公布,記得是大約一百宗確診。
以此回覆朋友,那邊是「雙藍剔」,已讀不回。到了晚上八時許,朋友忽然傳來一個短訊,「喂,你估會唔會大爆發?」我覆回的是「不知道」,那邊又是已讀不回,這晚沒有再說一句話。
不知道這種忐忑是否普遍,不過,疫情下的心情,在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之間走高落低,從短訊內容就能看到。朋友追問確診數字,可能與工作或生活有關,更可能是對疫情的關切。確診少的一天,有時覆回的是一句「好啊」以及笑容圖案;確診飆升或不明來源個案增加,很多時一句不答。從沉寂了的通訊軟件上,彷彿感覺電話另一端的機主再添新愁一夜難眠。
短訊也有來自外國的。朋友住在紐約,今年三、四月說那邊的人很多不戴口罩,他這個戴口罩的是少數一族。到了疫情惡化,傳了幾張照片給我,以前常去的曼克頓,熟悉的地點變了模樣,與認知裏的摩肩接踵完全不一樣。越洋過來的短訊充滿無奈與無力感,說做了三十多年紐約客,做夢也想不到會遇上出不了門這一天。
聖誕前夕,手機傳來的節日話語,今年最常見是「聖誕平安」與「身體健康」。2021年將至,「口罩洗手安全距離」八字真言必不可少,加上樂觀積極保持運動,唯其如此,才能擊退病毒,還人們一個健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