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12-28 06:00:00

里程碑

分享:

2019年即將來臨。去年這個時間,傳真社面對財政危機,剩下最後一個月資金向公眾募捐。當時我們希望爭取一年時間,累積足夠定期捐款作營運。現在是時候交代一下我們的最新情況。
過去12個月,傳真社共收到逾5,600人次捐款292萬元,當中有定期捐款佔大多數,亦有單次捐款,雖然與380萬元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不過足夠我們營運至今。


響應呼籲參與月捐計劃的人亦不斷增加,截至11月,共有415名支持者每月捐款200元至1,000元,為傳真社帶來近9萬元的穩定收入。另有135人每年捐款2,555元,扣除支付系統手續費,過去一年為傳真社帶來約33萬元的營運資金。


我們曾經向公眾承諾,會盡力做到最後一分鐘。不過傳真社的銀行存款,扣除律師費、遣散費等必要開支後,只足夠營運至今年11月。因應每月約9萬元的穩定收入,調查團隊已經由今個月開始,已由原來7名記者減至3人。


回憶2015年,傳真社發起人吳曉東提出為香港籌辦一個專注調查報道的新聞通訊社,短短3個月,逾3,300人創造了一個屬於香港人、由記者獨立營運的新聞機構,傳真社的出現如奇蹟般發生。


至今營運33個月,傳真社推出近百篇調查報道,由成立初期的台山核電站安全、東丫貝前高官霸地、新加坡列車現裂紋,至近期揭發內地邊境部門佔用沙頭角土地,不少都引起社會迴響,但財政問題正如其他的獨立媒體一樣,一直是最大挑戰。

adblk6


原初計劃的營運模式,是以報道質素向傳媒收費,但商業機構要考慮的還有「數量」,調查報道耗時難料,產量少,成為媒體收入的致命傷。


這段日子我們不斷尋出路,嘗試在調查報道外,推出深度報道及評論文章去增加稿量、推出月捐計劃,爭取穩定資金收入、探討向慈善基金募捐的可行性、開見面會向支持者集思廣益、推出產品吸引捐款等。


雖然今次是大幅度削減規模,但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3人團隊的背後,是得到數以千計同路人的支持,令傳真社成為真正獨立、依靠支持者營運的新聞機構。我們知道現時的規模並不理想,將來會按能力及需要增加人手,目前會先專心做好每一個調查報道,盡好監察的角色。  
簡介:傳真社,2015年集合3,300人捐款成立,是香港首間經眾籌成立的新聞通訊社,主打調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