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金融科技的發展在全球獨領風騷,有跨國會計公司的報告指出,高達69%內地上網的民眾使用兩種以上金融科技服務,為各國之冠。金融科技服務其中一項表表者是電子支付,其應用層面廣泛,在餐廳用餐、乘車、購物,用手機掃一掃便已付款,方便快捷。年初《經濟學人》一篇文章《In fintech, China shows the way》(圖)分析,已發展國家早已用信用卡取代現金,但內地在十多年前,仍以使用現金為主,民眾使用手機電子錢包結帳,毋須改變付款習慣;內地很多人沒有個人電腦,絕大部分使用手機上網,因而易於接受電子錢包。
早在二十年前,香港已開始使用「八達通」,不少外國政府機構和企業都來香港取經﹔可惜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及領導地位卻窒礙我們接受新的付款模式。「八達通」運作良好,降低了社會轉變的動力,亦增加了支付工具營運商進入香港市場的難度,令香港金融科技發展滯後。
起步較早的國家或城市能否繼續領先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當科技迅速發展時,監管制度及法例能否配合。現有的法例主要用於監管傳統金融活動,金融科技公司的新產品很容易墮入違法的灰色地帶。去年英國政府發表金融科技的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支持金融科技的制度,落後於英國、新加坡和澳洲;而在人才方面,香港與上述三個國家、以及德國、美國加州和紐約相比,更是排名最低。
新設立的「金融科技管理沙盒」容許業界在不用完全符合監管規定下,邀請客戶參與金融科技項目的試行,以改良即將正式推出的新科技產品,加快改變金融科技生態環境。
除了社會大眾接受新科技的心態、政府適切監管外,培訓人才對金融科技發展至為重要。近年本港的大學紛紛推出金融科技課程,如理大今年首辦金融科技(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旨在培養畢業生具創意地使用電子計算及相關技能、運用大數據處理及分析金融行業資訊,並發展易於使用、安全可靠的電子支付工具。這些課程的畢業生兼具科技和金融的專業知識,有望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生力軍,更可利用科技為金融行業帶來革命性發展,推動創新思維,甚至創業。
當簡單易用、安全可靠的新工具出現,法例又能追上新科技發展時,相信以香港人擁抱新科技的心態,必有一番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