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8-12 04:30:00
日報

金銀銅

分享:

1996年風之后得到奧運金牌,到2004年才由乒乓孖寶奪銀,才到2012年牛下女車神奪銅……本來以平常心去看待疫情下的奧運,但卻傳來一幕一幕的驚喜,除了穿金戴銀之健兒值得鼓勵,就算沒有獎牌的運動員也表現出色,絕對值得嘉許。
 

不過,興高采烈後,有市民質疑,政府對體育運動的支援是否能持續呢?有機會跟上一輩的運動員溝通過,了解到他們當年的刻苦,在少之又少的支援下,靠個人的犧牲練出成績、拿下獎牌。


然而,政府不能再以「舊時」作比較的心態,以為現在有體院、有精英運動員計劃的支援,已經是功德無量。


要在奧運有成績,靠的是非常專業的團隊,有系統地、長期地操練,需要是很大的資源。有時候,當你看看立法會內有時會審議一些政府部門開設的高薪厚職,但之後卻見這些高官往往無所事事,市民就會想起,如果這些資金用於培訓一個運動員,會否多一面獎牌呢?


這幾天,整個香港都在奧運的熱烈當中,連特首也湊湊熱鬧,提到體院的加建工程云云……如果這個提議是在一個月前,劍神領到金牌前宣布,那份對體育界的關顧,確是令人讚賞和感動。只可惜,時機過了,感動完全不同!   周四刊登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