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外興起長者共建住宅之風(Co-housing),幾十位興趣相投的朋友共同設計和建造自己未來三十年的夢幻家居。和傳統觀念相反,這些住宅,大部分都很重視公共空間的設計和使用,僅保留睡房、浴室和洗手間作為自己的私密空間。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的研究,長者三大需要為健康、安全感和社交生活。長者共建住宅有利於建立相互支持的社群。分享廚房、飯廳和活動室亦發揮共享經濟的精神(Sharing Economy),降低居住成本。長者共居亦有利於安老業者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能快樂地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在探索新興趣、新生命的過程中共同老去,是何等愉快的生活。香港很多地產發展商都有興趣發展老年住宅,可惜的是他們無法突破老年住宅必須依靠政府政策支持才有可為的認知,例如要取得土地的優惠價格,否則項目無法進行。
筆者認為香港社會存在足夠的購買力去支持長者住宅 (Independent Living Apartment) 的發展。推動長者住宅成功關鍵有三。
第一,長者住宅必須要有產業權,可以自由買賣。預繳租金的方法違背東方人照顧子孫後代的傳統,難以吸引長者。發展商可以以市場價格購地,市場價格銷售單位。用高質量創新的長者服務,吸引銀髮族購買。年輕人不會願意支付高昂的管理費以獲取不需要的長者服務。
第二,長者住宅必須要有充足的公共空間。購買長者住宅一定程度是嚮往活躍銀齡 (Active Ageing) 的生活方式。所以住客會要求有活動室、會議室、卡拉OK、健身室等設施。以便有公共空間組織活動。
第三,長者住宅必須要配備各種安全設施。研究顯示,配備充足的移動或固定的救命鐘,各類預防性的日常生理檢查,能及早察覺長者各類風險,從而延長壽命。
長者共建住宿是銀齡社創的一塊沃土,我希望香港能早日出現!
張瑞霖 尊賢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