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二號」可不是抗戰時國民黨間諜的編號,與周星馳的《長江七號》也沒有關係;這是沉在上海長江口的清同治年間的一艘滿載瓷器的沙船。11月20日晚上,這條目前國內水下考古發現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木帆船被整體打撈出水了。
古沙船在2015年被發現,所在水域水深8至10米,船體埋藏於5.5米深淤泥中,殘長約38.1米、寬約9.9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纜樁、主桅杆、左右舷等結構完整,艙內碼放大量整齊的景德鎮窯瓷器。這是中國水下考古自2007年「南海一號」後最重要的整船打撈項目。雖然長江口二號只有150年的歷史,但是其長度和體積更大,所處的長江口水下能見度近乎零;渾水環境為水下考古的世界級難題,至今未有完善的解決方案。
這次打撈前的勘探已經採用了最新的水下探索科技,包括「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綜合運用無人艇、多波束聲納、側掃聲納、淺地層剖面儀和磁力儀等海洋物探設備。
整體打撈開始了,先以22根巨大的弧形樑,逐根從古船下方的淤泥間穿引過去,並相互鑲嵌在一起,組成一個半徑9米的半圓柱體沉箱,把古船及周圍泥沙、海水「滴水不漏」地包裹起來,總重近萬噸。然後是重吊船「大力」號把沉箱吊升至在南通特別定制的「奮力」號打撈工程船中部的月池,最終運到上海市區的上海船廠舊船塢中,進行清理、文物保護和研究。
完整的古船打撈出水過程近五個小時,上海電視台進行了直播,還邀請我的老師高蒙河教授進行專業評說,讓全國人民都關注這考古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