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政府公布了為期三個月諮詢期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因此令我再考量交通擠塞的問題。
先聲明我是駕車人士,經常要駕駛座駕見客及開會,尤其是前往鬧市居多,所以通常會觀察路面的情況。香港的市區有各種擠塞的理由,例如中環區就路窄車多,很多七人車穿梭往來接送老闆,又長時間泊在路上等候老闆,造成交通擠塞;銅鑼灣及一些食肆林立的地區包括大角咀和九龍城,食客駕駛的私家車在三至四條線的道路上泊滿,只剩一條行車線。
此外,我觀察到違例泊車的情況已差不多失控,四處可見車輛(主要是私家車) 完全漠視禁區的規例,無論是單和雙黃線都停泊,甚至沒有司機在車上等,當正是合法的泊位。尖沙咀金馬倫道經常塞車因為私家車佔用了旅遊車的咪錶位,引致貨車上落貨及旅遊巴要並排停車(double park),以上情況全部是違例泊車導致交通擠塞!
在路上駕駛時,我發覺香港人的駕駛行為的質素下降,經常目擊私家車「cut」雙白線,又不遵守在必須轉彎或直去的路段的指示。香港的駕駛者對守法的觀念薄弱了?從我多年的開車經驗,以往在路面上主要是職業司機會犯規,但今天觀察到私家車追上來了,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規例。
我對電子道路收費並不反對,這計劃是針對私家車,集中在最繁忙的地區進行,政府先建議在中環,向繁忙時間駛入的車輛收費,以減低私家車車主駛進這些路段的意欲。但一定要配合多方措施,例如增加轉乘設施,增加泊位,加強執法,增加私家車的稅項,這才發揮它的功效。
E-mail:[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