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3-08-21 04:30:53
日報

面對高息強美元 香港挺下去

分享:
面對高息強美元 香港挺下去

面對高息強美元 香港挺下去

特首就《施政報告》展開諮詢,市民最關心議題是經濟、民生,特別是疫後經濟反彈不似預期,市民北上消費成風,零售、餐飲生意吹起淡風,部分人甚至對前景產生懷疑。

香港是向外型經濟,3年疫情大部分時間對外封關,外資企業、國際遊客失蹤,加上移民潮影響,通關後市面似乎無復舊觀,夜場如蘭桂坊盛況不再,種種情景不免影響商界信心,甚至愈唱愈淡。

疫情衝擊是非常景況,會否把香港一次打沉看來無人說得準,但見慣商界起落循環者留意到,在特殊因素背後,利息與匯價的因素同樣發揮著無形之手的巨大影響。

最近翻看特區政府在2015年發表的一次經濟專題,剖析在過去30年美息3度上坡的循環。港元因為與美元掛鈎,利率與匯價大致和美國同步,2015年前美國3次加息周期,分別發生在1994年2月份至翌年2月份、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最近一次是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份。3次加息都對香港出口、經濟造成打擊,從而壓抑股市,樓市和消費。

adblk7

美國加息不利香港經濟,負面效應清晰而明顯。美國這輪收水反覆進行,曾受疫情干擾暫停,到去年起腳步加快,從加息速度和步伐,都屬於較為急驟的做法,令到美元匯價和利率出現雙高,產生的收縮作用非常巨大。

adblk8

過去美國的加息周期,都以當地增長放緩或衰退結束。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好處是匯價和金融體系穩定,代價是美國中央銀行決策只會考慮本國條件,方針往往與香港實際情況相悖,造成經濟波動加劇。吸引多年經驗,本地大型企業在財務上都傾向保守,以應對這種宏觀變化。

從美元美息去向,香港經濟出現調整有其客觀性和可預測性,疫情和中國經濟放緩,是夾雜這個背景催生,港人北上,國際旅客仍少,有疫情因素,也有港元跟隨美元呈強的因素,情形就如2003年沙士之後。30年來的體驗說明,加息循環之後,本港的經濟會有強勁的復甦,而機會將留給準備得最好的人和企業。這一次伴隨美國加息周期而來的負面因素比過往複雜和強勁,港人和港企要咬緊牙齦捱過去。特區政府可以做的,是要訂出合宜的經濟政策,刺激投資,鼓勵信心,該社會上下齊心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