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2-09 06:00:00

預防勝於治療

分享:
攝:蘇文傑、陳奕釗

攝:蘇文傑、陳奕釗

流感高峰肆虐,公立醫院私家診所齊齊逼爆,排隊兩三小時看症已是等閒;難為了的是醫生護士,不停加班過非人生活。

政府近日向醫管局增撥5億款項,也只是提供加班費及文書工作而已,並沒有改善人手短缺,醫護人員仍是疲於奔命。

其實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多人需要看病,所以必須要多做保健預防工作,以免醫療系統過度受壓爆煲。近年大力推動的大腸癌篩檢,以至子宮頸癌HPV疫苗,都是從這方向出發。
但事實上可以做的更多。早幾日和一名精神科醫生朋友茶敍,原本想問他自己如何在工作減壓,怎知他轉過來向我訴苦,投訴病人多到吃不消。

他說每天看數以十計的病人,名字病情也記不了,和他拍檔的個案經理,也要照顧五、六十個病人。

醫生說,只要讓他們病情穩定,工作情况是可以改善的,但問題是病人很多會脫藥以致復發。現時有針藥可三個月打一次,使病人不會脫藥,但成本貴通常只有在病者復發才用,但病人腦部已受創受了苦,實在太遲。

還有,醫生說病人家屬得到的支援也很差,自助互助組織只有很少資助,也沒有病者康復者暫宿服務,病人家屬沒有喘氣空間,復發機會也大增了。

這個政府有的是錢,甚至有人說窮得只剩下錢,如果投資少許經費於這弱勢社群,减少復發入院,成本效益必高。

全港有近5萬嚴重精神病患者,如果他們得到適切照顧,數萬家庭受患減壓,政府民望也會高一些。

預防勝於治療,永遠都是對的。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