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問題的概況
近年來,香港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轉折,昔日不斷攀升的樓價持續回落。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香港物業售價指數從歷史高位350回落至接近2016年水平,且有分析預測到2024年樓價可能進一步下跌20%。 在這種市場普遍悲觀氛圍中,財司長在其第二份預算案中宣佈全面取消樓市調控措施,儘管能為市場帶來些許慰藉,卻杯水車薪。 在這座繁華都市中,撤辣似乎成為了業主最後的逃生口。
樓價下跌與剛性需求的消退
香港樓價的下降趨勢可能標誌著市場中所謂的「剛需」消退。 過去市場一直強調住房剛性需求強勁,故此社會一直批評房屋供應不足是導致樓價飆升的主因。政府因此多年來一直造地建屋,以應付市場需求。這種需求在市場看漲時顯得尤為迫切,但在樓價下行週期,則有所減弱。但根據政府統計署的數字,香港總人口自回歸以來增長緩慢,1997年有 650萬人,740萬人,增長只有13.8%(1997– 2021),然而同期的房屋數量則由1997年約200萬增加到2021年296萬,增長有48%。根據供需原則,樓價應當下跌,但實際上樓價反而反覆上漲,部分原因可能與投資者對資產升值的期望有關,造成「剛需」假象。試想像房屋如汽車一樣僅僅是貶值資產,市民對房產的需求自然會降低。因此筆者估計,自2007年以來,樓價的上漲帶來了財富效應,過往對房屋供應不足的批評是來自那些未能在市場及時上車的人。
建議調整公私營比例
鑑於市場狀況的變化,政府的住房政策亦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目前香港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為7:3,在當前環境下似乎不再合適。 公營房屋的需求不應單純通過增加供應來解決。 周星馳電影《鹿鼎記》中有句話:“天下有多少乞丐,不是丐幫決定的,而是皇上。 “這句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香港的現狀。 社會有意見提出要增建公屋以縮短等候時間,甚至提倡推出政策增強公屋吸引力,如公屋幸福指數。 這引發了筆者對公屋政策的反思:我們是要鼓勵市民自強不息,還是滿足於現狀?我們不斷提升公屋的品質是為了什麼?增加吸引力嗎?如果公屋與私人房產在品質和生活標準上的差距縮小,市民向上流動的動力會減少,導致申請公屋的人數增多,形成惡性循環。 故此政府應該考慮增加私營房屋供應,調整現有的比例至6:4 甚至5:5,滿足不同收入層次市民的需求。
筆者認為調整比例有以下好處。第一,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根據房委會的預算和財政預測文件,租住房屋運作帳目將會連續4年(2024/25–2027/28)錄得赤字,有關虧損將從11億6千萬上升至42億8千萬。 再加上預算案中提及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0.8萬個單位,勢必進一步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和影響財政的可持續性。 第二釋放土地價。如果把上述土地改為私營發展,不但會為庫房增加收入及減少支出,更可以促進經濟和就業,激活香港的經濟。第三,促進社會向上流動性。公屋居民無法享受經濟發展和樓價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反而私人土地發展可以根據不同地段發展不同階層的樓宇,讓不同階層的人購買,共同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隨著樓價上漲,市民可以以樓換樓。房屋造成的這種地位差,才是讓人向上流動的原動力。
結論
土地房屋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這涉及香港的經濟,市民的財富,社會的向上流動,市民的幸福感等等。 是環環相扣的。 香港的房屋問題是一個複雜且多面向的議題,需要綜合考慮市場動態、人口變化以及土地供應等多個因素。 在最近的施政報告中,特首已經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方案。 作為市民,我們期待這些新的政策能帶來實質的改變,讓更多的香港人能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家。
梁子超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特許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