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古蹟尋珍」這個專欄不經不覺與大家見面兩年多了。轉眼間,這已是我在這平台分享的第65篇文章。
回想起兩年多前與同事討論開設這個平台時,我期盼以輕鬆的方式與讀者接觸,分享有關於文物的故事,透過不同主題的文章主,從考古、歷史建築、傳統建築技藝、保育、復修,以至歷史建築的活化、展覽、文物徑、論壇、恐龍化石、工作坊、同樂日等,目的是以文物為切入點,與大家從另一視覺,輕鬆地認識香港文物,了解它們的獨特魅力。
香港的文物資源豐富,政府的政策是以適切及可持續的方式,因應實際情況對歷史和文物建築及地點加以保護、保存和活化更新,讓公眾受惠共享。而在落實這項政策時,充分顧及關乎公眾利益的發展需要、尊重私有產權、財政考慮、跨界別合作,以及持份者和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要成功落實文物保育,需要各持份者的共識與支持。當中最基礎的,是要增強市民大衆對香港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和欣賞。在這方面,我們在過去數年舉辦了多元的活動,包括展覽及相關的講座和工作坊等。我們亦開展了「活歷.香港」Instagram帳號及古蹟辦YouTube頻道,透過社交媒體與公衆互動。我們亦設立了電話熱線,直接聆聽市民的意見。有留意本專欄的讀者亦會知道我們在2022年起在香港各區陸續推出的「文化飛步遊」品牌活動,建立地區特色旅遊路線,並同時鼓勵街跑運動,有益身心。我們亦檢討並優化了各項文物保育政策措施,加強對私人業主保養其歷史建築及對活化計劃營運機構的支援。
我和同事不單聚焦香港,也放眼與香港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的粵港澳大灣區,在 2022 年,我們舉辦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物建築論壇,除分享三地最新的文物保育和研究工作外,還共同開展籌備首條跨地域的文物徑,而這條文物徑最近在兩個多月前在澳門揭幕,文物徑以教育為主題,香港段包括37項共48座古蹟/歷史建築,由傳統書室,以至小學、中學及大學建築都有,當中蘊含著大灣區的人和情。這條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文物徑令我想起「古蹟校園填色比賽」,這次比賽令我印象深刻,它吸引了超過一萬名小學同學參加,同學的作品反映他們對古蹟、藝術的觸覺,並且無限的創意。我在聆聽得獎同學的分享時,深深感受到他們對這些文化瑰寶的鍾愛。
活化歷史建築非常重要,可以再次賦予建築新生命,將它們與社會再次連繫,融入社區和市民日常生活。過去幾年,第四期及第五期活化計劃項目陸續開始營運,例如推廣永續生活模式的「綠匯學苑」、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舞火龍的「火龍文化館」、重現牛奶公司舊薄扶林牧場的歷史及運作情景,並連繫薄扶林村社區的薄鳧林牧場、以生態研習作主軸的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習中心等。
至於考古方面,當然要數恐龍化石的發現!恐龍化石令市民大眾非常雀躍,我們亦特意建了「恐龍會客室」,讓大家親睹專家清修化石。我也曾經在專欄率先與大家分享來自英國紐卡素大學和聖安德魯斯大學的考古學家和地球科學家,透過考古、地理、地質、資訊科技及化學分析等專業知識,研究香港古代高地遺蹟;我也曾考察並參與了部分田野工作。研究團隊用了兩年時間,深入探討大帽山、草山及大嶼山彌勒山的高地梯田,其中部分梯田可追溯至唐代,研究結果對了解香港歷史和考古遺址意義重大,成果令人鼓舞。
我很高興在這兩年多的日子,透過專欄與讀者見面和分享文物的最新資訊。在二月底,我將調任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除了關心區內民政事務外,我亦會繼續關心文物保育,藉著文物和文化的傳承,彰顯九龍城區的獨特魅力。我藉此機會感謝市民在過去幾年對我們文物保育工作的支持。我深信下任文物保育專員和同事會繼續努力,並透過專欄與大家分享滿載歷史文化內涵的考古和歷史建築的故事!我期待在新工作崗位,再與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