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參加了香港魚類學會新會址開幕式,地點在大埔滘白鷺湖。
不是聽會長莊教授的解說,也不知道香港的魚類多樣性在全世界首屈一指。除了珠江口及南中國海鹹淡水交界的優越洋流吸引了各種魚類外,通過國際貿易來到香港的觀賞魚和海鮮,也為魚類多樣性增添更多的品種。
大埔滘的自然環境生態價值極高,有河流、鹹淡水潟湖、河口泥灘及紅樹林,為魚類的研究、教育和保育提供難能可貴的條件。
學會新會址設置自然生態水族館,匯集本港三十多種於河溪的上、中、下游不同生境並具代表性的魚類,學會更將河溪原生態導入天然水族館之中,為魚類提供棲息地的環境。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香港就是海洋資源為主的生業經濟模式。在香港很多的考古遺址,出土網墜、魚鈎、石錨等用於漁網、釣魚和船只的器物,也有用於剖魚肚和刮魚鱗的刮削石器。南丫島深灣和長洲鯆魚灣更發現大量魚頭骨,可能是香港最早製作鹹魚的明證。
位列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馬灣東灣仔北遺址,出土十九座新石器時代和一座青銅器時代墓葬,當中十五座罕有地保存了古代人骨殘骸,並出土幾何印紋陶器、磨製精美的石環和玦、魚骨飾物、貝殼工具等陪葬器物。
我們的先民幾千年來與魚類密不可分,它既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又是藝術品的素材和材質。研究古代食譜和海洋聚落的考古學家應該與魚類學會合作,通過各自的考古和魚類專業知識,去辨別不同年代古人食用的魚類品種,既能了解他們吃的是甚麼魚、如何捕獲,也能了解不同年代香港水域魚類品種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