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07-09 04:30:00
日報

鹿頸村遺址

分享:

因為疫情,香港人都不能出外旅行。本地旅遊資源被深度發掘,很多不為人知的自然人文風光被發現,媒體上一宣傳,周末就引來大批的遊客。大嶼山陰澳的鹿頸村和長索島就是這樣的「隱世村落和美景」。長索島與鹿頸半島有沙洲相連,更被譽為「港版天使之路」。
 

我們也是慕名來到鹿頸村,不是為了天使之路,而是探尋這裏的唐代窯爐和考古遺址。在鹿頸灣沙灘南部的人工堆積臺地,應該是唐代窯爐所在。不過現在被大片樹林覆蓋,基本上觀察不到甚麼。

adblk6


從1991年到2010年,鹿頸村有過4次考古調查。前兩次出土了青花瓷、唐代窯爐和新石器晚期的夾砂陶。後兩次皆由香港考古學會主持,2007年清理出唐代窯爐兩座,發掘探方三個,出土2,000餘件新石器時代、夏商時期、唐代以及明清時期的遺物;2010年發現了「生燒器物及其遺跡」和窯爐、窯具等器物數百件。兩次考古調查的任務,對鹿頸村遺址和周邊地點的考古分布進行了解;確定了考古堆積的層位、年代及保存狀態;確定了唐代窯爐的數目和位置等。


考古報告最後一段提到:鹿頸村遺址是香港200多個考古遺址中歷史文化價值最高,保存狀態最好的地點之一。其文化堆積年代跨度4,000年,幾乎包含香港考古文化遺存的所有種類,而目前的發掘範圍只佔遺址面積的1%,潛在的考古價值極高。


報告建議在鹿頸村建立考古公園,開展長期的田野發掘工作,進行深入學術研究,設立香港考古普及教育中心,培養青年考古人才等。
10年過去了,這裏一切如舊。除了假日多了些遊人,卻是鮮有訪客了解這個新興旅遊熱點背後的歷史和考古價值。  

周五刊登  
筆名松花芥子,遊走滬港兩地三十年的香港人,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從事國際教育、青年創業、文化遺產發展顧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