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及損害基金」的執行細則如何?其實說穿了,估計現在沒有任何一個人或國家,可以說是完全明白。今次COP 27會議延期,可以說是比較罕有,也可能各代表們也歸心似箭,所以看得出,這個「損失及損害基金」的成立,是有點匆匆忙忙的。說句笑話,有點像:「不同意,各代表就不容許出門口回家」的感覺。
基本上峰會同意了的只是,在2023年開始成立一個過渡期的委員會。其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實行這個新的資助計劃或系統。至於是哪個國家會受惠,基於甚麼條件;哪個國家要出資,又基於甚麼條件、資金多少;期限、申請及使用限制等,都沒有說明。這裡面利益關係錯綜複雜。還有接近200個聯合國成員國,要達成一個可以執行的協議,估計還是不容易。
就拿印度舉例。它確實是現今的碳排放大國不錯。但也不要忘記,印度人口也多,如果用人均碳排放來計算的話,其實印度人均碳排放量還是很低的。給大家一些具體數字參考,近年中國化石燃料的總碳排放量124億噸;而同期美國、歐盟、印度及俄羅斯分別為47億噸、27億噸、26.5億噸及19億噸;佔領了世界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最高的頭五位。但如果我們看人均碳排放量的話,美國以14.2人均噸遙遙領先,俄羅斯就是13.5人均噸,接着輪到中國的8.7人均噸、歐盟的6.3人均噸及印度的1.9人均噸。如果以人均來說,7個印度人的碳排放加起來,還不及一個美國人。
今次峰會中,吸引大家眼球及帶來驚喜的,還有巴西提出2030年森林零砍伐。這個靠得住嗎?
如果上述森林零砍伐的承諾,到時未能兌現,誰來負責?
學生反思:
學生姓名:練彥希 班別:3A 學校: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我認為環保組織可以加強宣傳,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由下而上推動市民大眾認識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才有助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畢竟現今世界各國成見愈來愈多,要有效推動可持續發展,或許要由非政府組織以至『地球村』公民做起。正如聯合國不斷強調,可持續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的利益。在地球村生活的您我,應該抱有減排減碳的共同目標,跨越國界,為減少人均碳排放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