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現實,有時候真是虛幻得直教人意志消沉。明明有可用的資源不用,硬要以最慘烈的代價來挪用不應該用的。明明自身有優厚先天後天條件,偏偏甘願賠錢找外人來支配。明明身不由己,卻連最基本的知己知彼也不願實踐,任由自己不斷腐朽還說神奇。明明法理上訂明中英雙語通行,結果英文程度低劣,中文更是丟臉。
作為前殖民地,英文「優勢」全失是策略上的大敗;對英國的事情一無所知,亦反映文化上的死穴。正如對古今中國歷史政治文化的無知,不論正反意見,更不論情感喜惡,基礎了解根本是公民責任。若不了解,連不同意而反抗些甚麼,或者拍甚麼馬屁也不知就裏,還怎樣去談將來?
又用食來作比喻,去問問如我般港英餘孽,甚麼是英國菜。答得出炸魚薯條和下午茶的,算是難能可貴。大部分人對英治遺下種種影響都視而不見、見而不聞。心裏沒有中英,可能只有日韓,皆因只顧享樂不顧其他。粵語有「二世祖」一詞,大陸稱為「富二代(這從中文水平上來說,真的比起用「二世祖」差很遠)」;香港人其實活脫是二世祖,自取滅亡。
發這些嚕囌,全因一頓上佳新派英國菜而有感。中環歌賦街出現了全球第一家國際著名家具品牌Timothy Oulton的概念餐廳「Gough’s on Gough」,由前DotCod大廚Arron Rhodes主理,用環球食材與煮食手法來詮釋英式餐飲新面貌,做得很有瞄頭。選擇在香港開設這家店,背後理念呼之欲出;只是港人又有多少能領略經營者的心思?不過餐廳精美,食物質素亦佳,相信為了口腹之慾,愛享樂的香港人還是會來捧場的。
Gough’s on Gough──中環歌賦街15號 2473 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