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1-11-12 04:30:00
日報

十二夜面對的生與死

分享:

七年前,台灣的九把刀製作了一套關於流浪狗的紀錄片,叫《十二夜》,紀錄了流浪動物面對被人道毀滅前那十二夜的生活。電影激出了千重浪,除了讓兩岸三地愛狗人士哭得翻天覆地!更引起了當地社會對零安樂死的強烈訴求。 未幾,台灣政府著令各市的動物辦陸續執行「零安樂死」政策,流浪動物被抓後十二天要處死就成為絕唱。

大家以為問題就解決了吧,台灣的流浪動物重見天日了!七年後,九把刀又製作了《十二夜2》,將殘酷的現實再次無情地公開!

如果說《十二夜》第一集是說流浪動物如何面對死亡,第二集就是說流浪動物如何面對生活。死亡令動物畏懼,但掙扎求存可以叫牠們生不如死。這七年來,動物逃過了被安樂死的命運, 但在缺乏完善配套政策下,流浪狗的數量有增無減,大小收容所為了爭奪中央政府資源幫更多動物都不敢怠慢,收得都收,愈收愈爆,最後就是苦了動物。電影所見,很多收容所內的動物,環境惡劣,生活比流落街頭更差。但大部分市民未有和動物共存共生的文化,對流浪動物依然有很深的偏見,都被逼「拯救」到收容所。 有些市民更會將動物收容所視為厭惡性設施,群起反對。於是,大家不禁懷疑,當初堅持「零安樂死」是否太天真了吧?!是好心做壞事?還是流浪動物的命運本該如此,尤人不如怨天?

我一路看著就如同看著香港的境況。除了背景地方是台灣,其實動物的處境幾乎一模一樣!為甚麼西方國家的流浪動物像活在天堂,我們的動物總是來回地獄寧願不返人間?是出了甚麼結構性的問題?(下星期續)

十二夜面對的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