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去了新加坡探望兒子。在飛機上看了《年少日記》,心情有點沉重。電影中的父母其實很愛自己的兒子,但用錯了方法,或弄錯了重點。片中少年人問媽媽如果盡了力,學業仍不濟的話怎辦?媽媽回答說:「那你就別叫我媽媽。」這句話真是刺痛人心,但這也許是很多香港家庭的寫照。
在新加坡,我用普通話跟兒子說:「寶貝兒!」(我經常這樣稱呼他)。我說:「不是因為你有出色表現才是我的寶貝,即使表現不濟,你仍是我的寶貝。」我希望他不但跟我們分享成功,當遇上挫折和失意時,會認為父母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兒子已成年,聽後有點靦腆,但我相信他明白爸爸的心意。
在新加坡時,看到同事的帖文,說他們做了一個社會實驗,邀請一班家長看《年少日記》,在播映期間突然暫停,畫面出現子女讀出自己的日記。同事想通過活動帶出的信息是,每位家長需要看的不是卓導的《年少日記》,而是關注自己子女每天的生活。活動是為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及心理學系做的。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每4個年輕人,便有1個受到精神健康困擾,但有一半家長並不知道。
我很慶幸,兒子年少時,即使在學校表現不濟,我仍能看到他的優點,認同他的努力,稱讚他的進步,對他充滿信心,成為他忠實的粉絲。這才造就他後來的「開竅」,選擇了研究這條路。研究路並不好走,未來有很多變數,但無論有沒有成就,他仍是我的「寶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