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4-01 04:29:52
日報

改善住屋環境增幸福感

分享:

聯合國資助的《世界幸福報告2025》(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5)日前發表。全球147個國家及地區中,芬蘭連續第八年佔榜首,阿富汗則再次排榜尾;香港排名連跌四年至最新第88位,較鄰近國家新加坡(34位)、泰國(55名)為低,情況確實令人關注。

幸福感與居住環境密切相關,但全港目前仍有約21.5萬名市民居住於合共11萬間劏房。這些劏房通常面積非常狹小,居住條件惡劣,缺乏足夠的通風、採光和衛生設施。許多家庭的生活空間甚至只有數十平方尺,生活質素自然受到影響。幸運的是今屆特區政府有決心解決劏房問題,除了增建簡約房屋及過渡性住房,為居住在劣質劏房的家庭提供脫困方案,還訂立了「簡樸房」制度,設立一系列標準,包括必須有窗和廁所,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以取締劣質劏房,讓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除了居住空間外,屋邨和屋苑的社區配套設施也相當重要。房屋局去年「幸福設計指引」,涵蓋8個設計概念,包括綠色生活和樂齡安居等,提出設置多功能運動場、擴展綠化空間、在大堂加設扶手和座椅,亦會提供就近單車徑的單車停放設施等,作為公共屋邨翻新和設計的參考。指引強調以人為本,著重在便利設施和與城市聯繫,希望方便長者出入及增進鄰里關係,對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絕大幫助。

羅馬非一天建成,幸福感亦然,也須一步一步慢慢累積。在改善住屋環境方面,特區政府在房屋局長何永賢充滿正能量和幸福感的賢能帶領下,已行了正確方向,只要各界再同心協力,香港仍會是一個安居樂業的理想地方。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