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I技術日新月異,人工智能已勢不可擋。在剛結束的兩會中,人工智能在場內外已成為「熱詞」。財政司長在新一份預算案中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推動AI的研發。事實上,AI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建築和物業管理亦不例外,顯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建築行業內,AI的應用日益普遍。先進的AI技術,如建築信息模型(BIM)、無人機技術、預測性維護和智能建築等,正簡化建築的每個階段,從前期規劃到後期維護,既能節省成本,加快項目進度,以及提高安全性。例如,無人機可以用於地形測量和進度監控,準確收集地理信息和影像數據,並將其整合到BIM模型中,提高工程的準確性和效率。
屋宇署近年利用無人機結合AI技術勘察樓宇外牆的破損。相比以往人手完成一份涉及12層樓的勘察報告需花費5個工作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僅需一天便能完成,這有助於迅速消除安全隱患。
在物業管理中,聊天機器人可以全天候回答住戶問題,處理維修等投訴,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房委會近年在10個公共屋邨試行引入AI監控,分析及偵測高空擲物的路徑,加快破案,以達到阻嚇作用。
AI在建築和物業管理行業的應用,並不是要取代人力,而是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和降低風險。業界人士應以開放的態度迎接AI的來臨,不必擔心失被搶飯碗,反而應將其視為一個強大的工具,助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通過與AI合作,業內人士能夠更專注於創造性和價值的工作,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就。
建時地產主席、《福布斯》中國卓越企業領袖,唯一國企與私人合資的《中施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