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和渣打分別宣布,董事會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通知書,因應新冠肺炎的疫情擴散,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決定取消第四次股息和末期息,還宣布今年不派息不回購。
英倫銀行作為英國中央銀行,角色是配合政府和國家的需要推行金融政策,如果擔心疫情影響金融體系,大可以要求銀行增加存款準備金,而不是粗暴干涉個別銀行的派息政策,這對投資者非常不公道。
我個人沒有持有滙豐和渣打的股票,但香港很多公公婆婆買滙豐收息作養老金,今年全年不派息,可讓他們大失預算。滙豐在2月18日公布業績,維持以往的股息。渣打在2月27日公布業績,由於業績理想,派息甚至有所增加。兩隻股票在公布業績後,成交都有所增加,相信不少股民因為股息吸引而買入,停派股息對他們很不公平。
他們公布業績的時候,中國已經是疫情的高峰,當時香港已經嚴陣以待,如果基於集團營運需要,大可以宣布減少派息,相信股東也可以理解。當時兩集團仍公布維持甚至增加派息,就是認為疫情對銀行的財政不會造成很大影響。
而且踏入三月之後,疫情已經在全球擴散,世衛也在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如果因應疫情的變化,影響銀行財政健康的話,銀行管理層不會不察覺,所以這次行動是配合英倫銀行和英國政府的需要,多於銀行營運的要求。
兩家銀行已經除息,本來暫停派息,會令他們的資產值上升,股價應該上升,但執筆時,兩隻股份分別下跌了8%和6%,股民都用腳投了票。
廣告人/周二、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