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12-15 04:30:00
日報

準備好心情面對壞事情

分享:

十二月本應是開心的聖誕月,無奈疫情加劇,孩子再次停課,家長又留在家中工作,慶祝活動取消了,沒有普天同慶的氣氛;每天看着電視,也只剩下納悶的感覺。在這難過的時間,希望大家好好準備填滿家中的雪櫃外,也好好準備自己的情緒,避免「困獸鬥之一家人情緒爆發」再次上演。
 

在今年4、5月開始,我見了很多因疫情而引發情緒變化的孩子,有些變得焦慮不安,有些變得情緒容易失控。要避免這些事情再次發生,我們要好好明白到底為何在家上課和工作會令到大家的情緒爆煲。

adblk6


先講孩子,學校剛開始安排網上授課時也頗為混亂,有些學校以錄影授課,孩子未能好好學習;有些學校進行網課,年紀較小的孩子未能單獨完成。網課後功課又多,孩子便會感到更吃力。很多家長認為上網課,孩子時間相對多了,應該較為輕鬆,但大部分小朋友告訴我,他們還是比較喜歡上學去,因為可以在小息跟同學玩耍、聊聊天。不要小看這些輕鬆一下的時間,孩子少了唞唞氣的機會,時間久了就會情緒爆發。


家長方面,相信大家還記得2月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一窩蜂去搶口罩、消毒液、紙巾,甚至可樂的情況,那份不穩定令人覺得焦慮不安。很多孩子也需要家長在旁協助上網課,對於不需要協助的孩子,很多家長也目睹了孩子上網課時的不專心或者其他同學比自己的孩子投入時,都會無明火起,所以現在親子時間多了,但關係往往也變差了。


疫情難控 情緒可控
再者,很多家長也表示留家工作比在公司工作更困難,年幼的孩子需要家長照顧、年長的孩子功課較深需要家長協助、有兄弟姊妹的又整天在爭拗,導致家無寧日。有時候在家看到孩子用手摸口罩及捽眼睛時更是心驚膽怕,中午到茶餐廳吃午餐又膽顫心驚。家長的壓力這麼大,親子關係又怎會和諧呢?


第四波疫情來臨了,所有突如其來的轉變容易令人煩躁不安,長時間處於壓力大的情況下,情緒就會容易變得不穩。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疫情的發展,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家長宜多一些靜下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多跟身邊的人傾訴,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放鬆一些看待孩子的學習、在安全的情況下也帶孩子到外面走走,要照顧好身體,也要照顧好我們的情緒啊!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