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定年紀,無論願不願意,觀看《特技狂人》時都會令你想起成龍,又或宏觀地說,會令你回想起80-90年代香港一系列痴線玩命動作片。當年玩命,因為人命「無」價,是無價值的無,搵食跟搵命搏畫上等號,斷骨跌穿頭視作等閒;後來香港經濟起飛個個身驕肉貴,動作片買少見少,即使開拍也不再玩命,大家(終於)明白「係人都有阿媽生」,動作演員也好替身特技人也好同樣人命「無價」——無價寶的無價,尤其當你睇過《David Holmes: The Boy Who Lived》,勵志背後無可避免地都是源自一宗無人想發生的意外。今時今日,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區,拍動作片都要安全至上。
問題來了:安全背後再無昔日搵命搏精神,很多場景靠科技搭夠,然後觀眾便開始嫌三嫌四:「唓~呢幕靠剪接都唔係一Take過嘅!」、「呢幕一定係用綠幕Key上去啦~」、「呢幕一定係CG執出嚟嘅!」而《FALL GUY》正是告訴觀眾:在今時今日一齣動作電影每一個動作場面,當中用的每一個綠幕、每一個CG特技果效、每一個驚險場面,都是由導演到編劇到動作指導到場面設計到演員到替身竭盡所能完成,當中的嘔心瀝血同樣燃燒生命。鏡頭前的幾秒槍擊爆破跑跳碰,往往動用過百人力物力、花費數月作準備,目的就是為了煽動戲院內觀眾一剎那的腎上腺素。
都是成龍惹的禍
香港觀眾可能是全球80億人中對動作電影最嚴緊最挑剔最mean的觀眾,理由很簡單:我們都被8-90年代港產動作片養大了餵口,除了經常將上述幾句至mean金句掛在口邊,還有一句999千足純金金句:「唓~啲危險鏡頭都唔係男主角親身上陣嘅!」大概從成龍出現開始,我們看過《A計劃》亡命跳鐘樓、《警察故事》滑落商場電燈柱、《警察故事2》跳橋撲巴士、《我是誰》疾走21層樓高大廈外牆,令我們總是認為男主角親身演出是理所當然。不過一方面今時今日「搵命博搵飯食」的光影時代已經過去,另一方面「成龍無用替身」從來都只是一個美傳說,在某些只有特定能力的人才可以完成的特定場口,即使是國際動作影星都需要依靠特技人完成而非親身上陣。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幾乎都忘記了一件事:鏡頭下親身上陣那位無論是男主角還是替身特技人,他們一樣有阿媽生,他們一樣是為電影工業甘願冒上性命危險,一樣應該備受尊重。《特技狂人》正正用充滿動感跟歡笑的兩小時讓大家見證這群未必見樣甚至永遠不知是誰的特技人背後寂寂付出的血與汗。過往我們看過數以百計動作片中擔當如此重要卻又總是忽略的一個崗位,這齣電影為他們一次過贏回所有掌聲。
今晚優先場完結後大會請來錢嘉樂分享,他非常謙遜地說那個年代荷里活跟香港電影互相帶給對方衝擊跟知識,不過仔細一想比例大概是「1:9」之別,當年荷里活鳳毛麟角造就香港動作戲繁花似錦,香港動作戲對現今荷里活的影響卻是無遠弗屆,單是從中吸收靈感、模仿再創造的荷里活以至歐洲導演都已不計其數,即便《特技狂人》其中一幕甚至乎令我聯想起從前《警察故事》最後一幕大爆破之後,張曼玉必定就會撲出來跟陳家駒相擁入懷然後大團圓結局……再繼續想下去便覺黯然:荷里活可以憑藉香港昔日創意與時並進超進化成為今時今日看得大家開懷大笑票房過億的作品,今時今日香港動作戲卻未能繼續創新,只剩下老影迷如我懷緬再懷緬。
如果看罷《特技狂人》的你也想懷緬昔日香港動作戲有多玩命多瘋狂,強烈推介延伸觀看由香港電影動作特技演員公會製作的紀錄片《龍虎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