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相信各位都遇過長假期前後慣性請病假的同事……這種風土病,究竟是心理因素?還是身體超負荷的副作用?
【真 vs. 偽】
病假的真與偽,理論上是由執業醫生做判斷;只可惜,醫生在有限的診症時間裡,部份判斷都是基於病人的披露;請不要誤會筆者針對員工刻意偽裝病徵,從而去欺騙醫生發出病假紙;只是,筆者擔心病人自身都弄不清楚:哪些是真正來自身體的警號?哪些是心理作用?若是前者,透過醫生確認,受法律保障,獲得應有的有薪病假,這是一種福利 (IB, Incapacity Benefit, Sheaff, 2005);若是後者,筆者擔心的是 HPWANI (Health Problems Which ARE Not Illness 健康方面的問題但不是病, Sheaff, 2005).
【慣性】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力學的概念叫做慣性(Inertia) :物件在靜止時,傾向靜止,不容易被移動(加速) ;相反,物件在某個速度移動的時候,也傾向維持現況,不容易再被改變速度(無論加速或減速) 。上述兩種狀態,要改變不是不可,只是要付出額外的能量而矣。
這力學理論只是類比,未知各位能從中窺探到,跟香港打工仔的行為好相近嗎?閒置時不願開工;忙碌時卻不願停下來……這兩種情況當中,無論哪種,要改變經已很難,要付出額外啟動的力量在所難免,只怕,每當改變後,身心就不適應,病倒下來!
【工時長】
30年前,筆者曾於一所跨國的美國企業上班,這公司最吸引我的其中一項條件,就是每週5天工作;當時,我們茶餘飯後還經常討論:該公司在歐洲的分部,同事正在熱烈提倡每週4天工作……對於年青的我,假期多就是可供玩樂的時間多。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掛念!
及後,我有機會轉往另一所美國上市的企業,9點上班,為了趕起當天的工作向美國團隊交待,必定要在美方開工前(即是香港晚上9點) 趕起,倘有意外,也必需先呈交基本的資料,然後再後補餘下的……由於筆者當時經驗淺,公司人手又不足;這樣,晚上9點對我來說就變做上半場,心理上鬆一口氣之後(中場休息),就要繼續為下半場打拼……通常,能在零晨12點前離開公司,經已好感恩!
我相信,筆者當年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大家見笑了!這可能只是眾多香港打工仔的縮影。以我做焦點也不完整,當年我正在跟太太「拍拖」中,她辦公室剛巧跟我相近,很多時,她下班後會買些食物,到我公司探班,陪伴我一會才離開……由此可見,工時長的影響,絕對不止當事人!
【責任心】
要解釋這種工時長的集體現象,筆者認為香港人的「責任心」絕對是重點。我猜:在既定的工時之外,大部份打工仔未必能領取加班費;既然不是官方所訂立的,顧傭雙方都清楚這是額外,何解又會集體去維持呢?
有人會以擔心拒絕加班會招致失去工作……去解釋,以筆者的觀察,仍然認為是當事人的責任心驅使:「這些都是我負責,今天不做好,明天返來,都是由我負責,與其明天不知有幾忙,不如今天趁有機會,儘量多做,做到幾多得幾多……」這類說話,您聽過嗎?
【彈性工時】
除了恆常營運的工種 (例如:公眾運輸、飲食),筆者認為彈性工時是出路。我所指的不狹窄於當天早返就早收工 (時間上的彈性);意思倒是:若為了公司趕項目,本週加班了若干小時,這多出來的,就在未來的幾星期內補放 (假期上的彈性);切勿長期累積下去,這不是從會計或人事部的角度去考慮,筆者仍然以職員身心的角度出發,健康是需要足夠休息和主動維護的。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近年,Work Life Balance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一詞開始備受關注,只可惜,受到疫情的偷襲,議題被迫擱置下來。在這個疫後新常態,百業待興,不同的資源正蠢蠢欲動去振興經濟;筆者期望:僱主和員工雙方,都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放在考慮因素中,情況就正如「消費券」,當市民袋裡有筆額外資金,他就會用自己的智慧作打算;相似地,在職場中若僱主能就著工作有彈性安排,員工也自然會靈巧地為自己和家人作打算。這樣,身心壓力都能逐漸舒緩!
這時,長假期前後不再出現「病假潮」,取而代之,是一眾同事協商出來的「當值時間表」,和假期中的「逸樂事件」的開心分享,這不是更好嗎?
參考
Sheaff, M. (2005) Sociology and Health Care: An Introduction for Nurses, Midwive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