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如燈滅。親人肉身離開了,家人悲慟難過。然而,在這傷痛中,也許也有當中的意義。一盞燭光熄滅前,把握它的餘光點燃了其他蠟燭。薪火相傳,精神永在。
就在患病時說起。家人把握相聚時光,兄弟姊妹們就像回到小時候般的簡單快樂,吃飯說笑、熱熱鬧鬧。不同的是,也許人大了、有經歷了,老人家的肺腑之言、人生道理,都更能聽進心坎裡、活在生命中。坊間有不少機構為患病的家庭提供支援,其中一個元素是為家人作溝通橋樑,讓病者和家屬好好走過最後一程,不單為病者了卻心願,也療癒家屬的心靈。
打點一場喪禮,也是療癒家屬的一環。親人過身後,一連串的手續排山倒海而來,大家不得不從傷悲中拿出理智,暫時收起眼淚,處理後續的細節。子孫們為先人凝聚一起,好好商量,分工合作。在心理輔導中常說的「同心、同理」,正正就實踐在家人之間的同悲、同哭、同行,互相成為大家的輔導員,一起走出幽谷。
到最後,心靈隨時間復元了,更發現親人不在,精神長存,家人之間的連結亦在這段歷程中不經不覺中變得更扎實,更珍惜彼此。在生老病死的定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有讓我們成長和成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