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2-02-23 04:27:44
日報

靜不是目的

分享:
靜不是目的

應著名歌手朋友兼音頻治療師陳明憙Jocelyn之邀,最近我在她的播客節目一連兩集跟她對談靜心和做治療的心得。

我提及人經常有一個誤解,以為處理不好困擾是因為心不夠「靜」,其實是不夠「定」。我們要心清眼亮才能不慌不亂,看清楚問題,做正確判斷。「先定後靜」是千金方。定是為靜做準備。靜下來才能解決問題,重新發現甚麼才是我們真正的需要。

心未定有很多原因,包括身體、心理及環境等因素,造成壓力、焦慮及痛苦等情緒。所以治療的第一步是定心。稱職的治療師不會馬上替你做靜心治療,而是先覺察你哪裡不穩定,不放鬆,讓你先定下來,包括放鬆肌肉、放緩呼吸、調校雜亂的氣。氣穩定了,情緒便穩定了。

adblk6

我和明憙每次做個案的時段都很長,因為需要替客人做很多準備工夫,才用音叉調頻。音叉只是工具,它的治療效果很快,但治療是否成功並非取決於工具,而在客人的整體身心是否準備好。

一個衍生的問題是:現在流行正念、靜心等活動。有人在打坐或聽頌缽時難以靜下來,感到無效果,原來是未做好準備。要注意不能一下子求靜,而是先求定。靜不是目的,它是後果。正如做瑜伽不要先拉筋,而要先暖身和放鬆,本末倒置了便容易拉傷身體。別讓靜心活動流於趕時髦的儀式感,最終無法定下來,反而更添亂。想收聽節目可以到Apple Podcasts或Google Podcasts找明憙的Healing Sunday。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等。個人Facebook頁:素黑(Su Hei)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