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6-12 06:00:00

「自己匯率自己衝」的可行性

分享:

文章刊出之日,據聞會有包圍立法會集會,亦有罷工罷市罷課活動,成功與否實在不敢預測。今日想講的,是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個題為《衝擊聯繫匯率 預演國際制裁》的抗爭方法,建議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香港人將港幣換成美金,以下是其中一段:「六九百萬大遊行,即使只有三成人、平均每人提走一萬美金,總數已經超過二百億港幣,雖然對於香港幾萬億外匯儲備而言只是冰山一角。但如果有更多人參與?四十萬人?五十萬人?甚至一百萬人?又如果有些人其實比想像中有錢,能夠提走兩萬三萬甚至四五六萬美金?那麼,就等於千億港元,差不多等於一個對沖基金對賭的彈藥,足夠衝擊外匯儲備。」

網上流傳建議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港人將港元換成美元。(資料圖片)

網上流傳建議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港人將港元換成美元。(資料圖片)


也許是近期有關港元的新聞太多,觸發了大家的想像力,才會提出以上可愛的建議。先跟大家計計數:就且相信民陣一百萬的遊行數字,再假設全數遊行人士參與,再假設平均每人將10萬元手上存款換成美元,合共1,000億元,對港元會有多大衝擊呢?香港現時的港幣存款數字接近70,000億元,減少1,000億元不會沒有影響,但好有限。


再換個角度講,突然遇上1,000億沽港元買美元,暫時只有500幾億元的銀行總結餘固然不足應付,但銀行體系仍有過萬億元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可以沽出換成美元應付需要,1,000億元的規模,難以造成拆息急升的效果。文中提及的一兩百億元,就更是微不足道了。

adblk6


撇開數字,策略還有兩個實際困難。跟所謂「國際大鱷」不同,香港人日常生活難免要用港元進行,要換都只有換「閒錢」,假設每人有能力換1萬美元甚至10萬港元似乎有點樂觀。


策略的另一大問題,就是要有最強勁的衝擊,換美元須在短時間內進行,亦即需要幾十萬人以至一百萬人的協調合作,在某段時間一同跟銀行換錢,如此「有計劃有組織」,相信比重演百萬人遊行還要難好多倍。


面對龐大的外匯市場,「自己匯率自己衝」難於登天。更令我疑惑的,是香港人自插兩刀衝擊自己的金融體系,假如成功的話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如何能夠成為跟特區政府以至中央的談判籌碼?


順帶一提,經過星期日的遊行,以及當晚政府堅持二讀的聲明,修訂《逃犯條例》似乎勢在必行,港元匯率未見走向弱方保證,甚至有升值的趨勢。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