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12-28 06:00:00

2018年股樓前瞻

分享:

大家不要以為題目寫錯。對,我想講即將過去的2018年。前瞻性的文章太多了,雖說人要向前看,但回望檢討也有價值,就算未能從錯誤中學習,都至少知道自己犯甚麼錯。

港股今年初曾破頂,高見33,484點。(資料圖片)

港股今年初曾破頂,高見33,484點。(資料圖片)


年尾總結:恒生指數2018年由3萬幾點,跌至2萬5千幾點,跌幅約5,000點;樓價先升後回,二手市場埋單仍升大約半成。至於加密貨幣,跌得有幾悽慘就不用我重複了。


各位好事之徒,可以到Google搜尋一年前左右的股樓預測文章,跟以上情況作一比照。姑隱其名,以下是部分的搜尋結果:


「2018年,股票點升,樓價點升,都唔夠加密貨幣升得勁」;「恒指來年續向好,保守估計見36,000點」;「我認為樓市會下跌10%,跌幅集中在下半年」;「香港開始加息周期,樓價年底回落約5巴仙;股市升見33,000點,創歷史新高」;「未必敢說恒指再有約三成升幅,但預料約有兩成多升幅」。


類似分析,網上可以找到更多,但講中2018年樓股走勢的絕無僅有。再看名牌大行股市預測,更是全軍覆沒,最悲觀的預測都跟實情差一截。


「你咁叻,你估吖!」這也許是你心中對我的問候。的確,我沒有甚麼信心預測一年後的事情,更沒有膽量講出一個準確數字,也鼓不起勇氣為自己的預測戴上「或會」、「遲早」、「好可能」等等的頭盔。


作為一個經濟學者,預測樓市還有點把握:歷史上樓價有明顯momentum,跌開升開都有條路,近期跌市,估繼續跌市是安全答案。至於股市,基本上是個random walk,馬後炮可找出一些因素跟股市回報有關,但實際上預測起來非常困難,最穩陣是參考歷史平均升幅,但這種保守答案完全沒有新聞價值!

adblk6


所以,我好佩服勇於預測樓市股市的同行,樂此不疲為大家照明點燈。


回望過去,我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既然專家大師經常估錯,而且不少錯得離譜,何以年年都見同一班人做封面人物為大家展望將來?雖說香港人只有金魚記憶,我相信有留意開財經新聞的市民對專家們的往績都心知肚明,聽從指示去投資的應是少數。一如財演提供心理輔導,我認為這類大市預測準確與否不是重點,為市民燃點希望才是關鍵。有股樓在手甚至是蟹民的,都喜歡聽到一飛沖天的樂觀預測;遲來一步未入市的,又期待大跌市的難得機會出現。各取所需,預測不是求準確,為的是感覺良好、身心舒暢。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城市及地區禦險力環球論壇附屬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