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2-22 06:00:00

久石讓黃牛 ICO和新股發行

分享:
Bitcoin價格早前顯著回落。(資料圖片)

Bitcoin價格早前顯著回落。(資料圖片)

上兩星期,久石讓音樂會的門票炒到天價,然後衛道之士又跳出來指責黃牛炒作如何十惡不赦。然後,經濟學者或稍有經濟常識的人出來護航,講道理。


話鋒一轉,約兩個星期前,有一位參與telegram ICO融資的朋友到處搵專業投資者認投,找上了我。我本來有點意思玩玩,不過,見到同期Bitcoin在高位跌到近6千美金水平,嚇怕了我,而且今次認購有禁售期,所以最後我沒有落飛認購。


再話鋒一轉,以往創業板新股發行多是全配售形式,現在則跟主板睇齊,既有公開發售的部分,也有國際配售的部分,同樣也有回撥機制。約兩星期前,聯交所也有就回撥進行諮詢。

adblk6


久石讓黃牛、ICO和新股發行,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都係相似的發行機制,也是同一條經濟邏輯貫穿。


ICO和新股是金融產品,大家覺得炒賣呢類產品道德上並無不妥,也沒有正義分配上的問題。但久石讓是藝術娛樂,二手市場的轉讓被當成黃牛炒作,大家就覺得有問題。當中的界線如何劃分,那是哲學的處理,不是經濟學或實驗科學要處理的問題。


黃牛講起上來不好聽,叫二手轉讓市場可能較容易入口,其實都係講緊同一回事。關於黃牛票的討論是歷久常新的經濟學問題,觀點多數都係重複。容許黃牛存在,是為了修正門票發售的實在價值,因為門票可以賣幾貴,需求有幾勁,一日未開賣,一日都未知,有點像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的含意,預測訊息有成本嘛。而且,中途有意外睇唔到演出,二手市場可以讓無意者把門票轉讓至有心人,發揮最大效用。呢類觀點都非常大路。


久石讓的門票有內部認購和城市電腦售票網的公開發售,跟股票上市分國際配售和公開發售類似。這類設計的目的,是因為門票和股票一樣,也有定價困難。股票流動性比門票高,因為股票的定價是有上下限浮動,然後book runner等投行友最後決定價格,門票無這類機制,定價的「交易成本」注定較高。要一隻股票新上市炒唔起,好簡單,取消國際配售,100%公開發售就可以了。久石讓的門票可以嗎?不可以,因為久石讓有樂迷、藝術機構的內部認購,也有贊助要送飛,你能不給這班人門票嗎?魚與熊掌啊。事實上,久石讓不是第一次來香港演出,門票的炒作有過往數據可依,每次例炒高,今次依然以低價賣飛,唔炒至奇啦,對不?

adblk7


哲學界線不知如何定,經濟學解釋其矛盾,法律上卻已定音,炒作黃牛有機會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自從經歷了2014年的大型社會運動,你會發現「合法不一定合理,犯法不一定不合義」的理念是多麼難推銷。而且,你也會發現justify黃牛的存在,有機會是「煽動」、「鼓勵」他人犯罪,好麻煩的。所以,我是不會公開支持黃牛的。魚與熊掌嘛,所以你不支持二手市場嘛,唯有接受現實:你買唔到久石讓的門票,你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