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6-19 06:00:00

仍靜候著你說……

分享:
圖為劇集《東方華爾街》宣傳照。   (互聯網)

圖為劇集《東方華爾街》宣傳照。 (互聯網)

未生這幾個星期一直都有收看《東方華爾街》一劇,上星期終於大結局,未生犧牲端午節假期深夜時間再看一遍,看完心中有些不吐不快。
 

首先說說好的地方。未生認為這套劇的道具設置非常精美,例如劇中那一套大富翁,未生相信是劇組自己另外設計,非常細緻接近真實,未生自己都想擁有。另外,劇中音樂非常有感覺,特別插曲用了王菲的《暗湧》,相信也是想隱喻香港近二十年間的動盪,也是神來之筆。況且每一集對白非常華麗,似乎編劇是非常有心雕琢。最後,作為貫穿全劇、由教授轉為金融白武士,再因失望而為官,葉抱一在劇中表現是非常出色,把一個心境多番轉變、希望把既得利益者一網打盡的智者飾演得淋漓盡致,如果沒有他,未生有棄劇打算。

究竟為何未生有這個想法呢?因為完全不能投入,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長度不夠:本劇以師徒對決和報仇為核心。但在這幾集中看到編導野心龐大,實在想把所知所學全部塞入去,結果主線完全失去重心。

(二)劇本缺乏邏輯:例如劇中股價報價機前後矛盾,拍電影炒股價解釋不了賺錢邏輯,其後明日基金雖有創見但沒有解釋商業模式,根據上市規則要持有者要透視到個人,故持有人應不是秘密,為何是醜聞?另外明日基金跌25%有回購機制,當時股價16元,跌25%,應該是12元,為何是9.75元? 後面提及造反派他們有150億元資金,沽3億股都是約50億元,點樣搞到破產?況且購入這麼多股票根據法例需要披露,以葉抱一聰明才智為何沒有發現?劇情邏輯完全不對,弄得未生一頭霧水。

(三)選角不當:例如張孝全做的徒弟說喜歡吃餛飩麵,但看到他的表情似非常不願,其後感覺一直「扮型」。另外,陳家樂表現完全不及《逆緣》這麼神勇,頭兩集完全沒火,感覺不到他是憤怒青年,最後一集靠剪接才好了一點點,「三大惡人」也感受不到他們如何惡,完全浪費了老戲骨演技,至於女角更不堪,未生不想再提。

總結本劇,正如原採用《暗湧》的電影《愈快樂愈墮落》劇終曾志偉的最終旁白,「偷走咗所有嘅嘢,然後擺咗堆唔等使嘅嘢」。未生確實感覺到想向《大時代》致敬,但心神竟然花在對白和政治暗喻上,除失去了純粹感覺外,更連最基礎上市規則、邏輯計數都未搞懂,加上選角失當,只是使編導演員自我感覺良好,但觀眾感覺不知所云,代入感全無,感覺是眼高手低,所以不見得是一套合格商戰劇,只是浪費了巨大製作費拍出一些華麗的鏡頭而矣,結果是「Everybody loses」,希望下一輯編導能夠「restart」,把邏輯搞清楚再拍會更好。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