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3-16 04:30:00
日報

以統計數字說謊的藝術

分享:
中央政府已要求各地陸續復工。 (資料圖片)

中央政府已要求各地陸續復工。 (資料圖片)

大文豪馬克吐溫說過:「世上謊言有3種:謊言,可惡的謊言,和統計數字。」這描述對中國尤其合適。熟悉中國經濟史的朋友知道,建國以來中央政府管理地方經濟一大難題是下情不能上達。港大歷史系教授馮客(Frank Dikotter)在其著作《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提到,即使在大躍進下各地大饑荒令屍橫遍野,地方官員仍謊報收成,使黨中央錯判,不單在饑荒高叫「土地潛力無窮盡,畝產多少在人為」等口號,更在全國缺糧時向亞拉非發展中國家平價、甚至免費出口糧食。 

adblk6

改革開放後,地方政府欺上瞞下仍然是大問題。有前總理以地方電力需求來估算地方經濟增長大家可能早有所聞,早前中大前同事就曾利用工業增值稅的稅收作出經濟增長的估算,結果發現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010至2016年間平均是每年高估約1.8%。 

無論是改革前的大躍進時代,還是改革後的經濟開放年代,地方官員的升遷(甚至生死)都與當地經濟發展掛鈎。把地方官員升遷與當地經濟掛鈎沒問題,問題是量度經濟發展的指標作為一種委托量能否如實反映當地的經濟增長?加上大陸的資訊不流通,地方官員造假的誘因就更大了。 

最近「武漢肺炎」在大陸還未完全受控,中央政府已急不及待要求各地陸續復工。早前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曾表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復工率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超過70%。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亦在2月24日時稱,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為98.6%,線上服務業企業復工率為95.6%,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為99.3%,省重點項目復工率為99.8%。」 

發改委的復工率數字即使沒有造假,但以統計數字來掩蓋真相卻還是有可能,對這些統計數字需要小心詮釋。首先「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高不出奇,但早前已有報道指那些未必能負擔額外防疫措施的中小企復工率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而這些中小企的生產對中國經濟同樣舉足輕重。另外據我理解,復工定義是只要有1個工人回廠「扮工」也作復工算,那到底這些工廠是辦工還是「扮工」?世上最大貨櫃船供應商馬士基(Maersk)幾星期前估計大陸工廠只回復少於全國正常產能水平的60%。到底現在大陸產能回復如何,以及產能完全回復後又會否引爆新一輪疫情?還待時間揭曉。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