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4-25 04:29:38
日報

保護主義下 世界經濟堪憂

分享:
特朗普

特朗普向全球加徵關稅,是希望看到涉及國安,或者高端科技且利潤可觀產業回流美國。(資料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加徵關稅,理由是要降低貿易逆差,並試圖逼使美國公司將生產線搬回本土。有人就在社交平台發放一段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短片,勾畫出生產線回流美國後工人們的工作狀況。其實內容頗為搞笑,一開始只見一位肥胖的中年白人大叔,坐在縫紉機前十分專注地車衣,喜感十足。接著就是幾位大嬸埋首車衣,然後是一位黑人大漢的特寫,見他表情異常呆滯地在縫紉胸圍。之後鏡頭一轉,見到幾位身穿電子廠制服的男女,木無表情地為流動電話進行零件裝配和焊接工作。短片配樂相當淒美,片尾則以黑底白字顯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揶揄味道十足。此片在關稅戰打得正酣之際推出,堪稱輿論戰典範之作,有興趣不妨找來看看。

不過,製片人似乎不了解成衣製造。首先,製衣廠很少會聘用白人大叔大嬸做縫紉工的,因為他們的手指頭太大。其實縫紉工不是人人皆可勝任,製衣廠大多設在內地南方和東南亞,就是因為這些地區女生的手指較為纖巧和靈活,不是有手有腳就可以的。其次是縫紉工序早已自動化。對於簡單的款式,由布料剪裁到縫紉已經可以做到不經人手全自動。就算是複雜款式,人手需求也較以前少,昔日數百工人在一排排縫紉機車衣的日子,只有在舊式製衣廠才能見到。特朗普的願景顯然不是要複製人力密集的產業,而是要引入科技提高生產效率。

adblk6

美國推出關稅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保護本土產業,與近年崇尚的自由貿易可謂南轅北轍。自由貿易其實就是分工合作,各自做擅長的領域,不僅能提升整體效率,讓消費者享受較便宜或質素較好的產品,還能有效利用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一個經常被引用的例子就是瑞士製錶工藝,人家是百年傳承,以高超的精確性、傳統和細緻聞名於世,其成功不僅僅依賴技術和設備,還包括數百年的傳統積累、高度熟練的工匠精神以及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這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被複製的。就算生產線成功複製到美國,產品要獲得世界認同也不容易。

adblk7

保護主義的壞處其實不少,例如抑制本土產業競爭力。因為關稅減少外國產品進口,本土企業在缺乏競爭下,不利進創新和效率。情況有如動物園的動物,被飼養慣了,一旦放回野外就很難生存。此外,對本土消費者也不利,由於進口產品受到限制,本地產品價格可能更高,消費者也缺乏選擇。

純粹靠估,特朗普政府最想看到的,看來不是所有生產線都要回流美國,而是那些涉及國家安全,又或者是高端科技而且利潤可觀的產業,例如芯片、智能裝置、通訊設備、創新醫藥等等。至於那些人力密集的產業,相信並非他關心的重點。

adblk8

最近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通電話,對沒有美國汽車在日本行走表示不滿,反映其對經濟的無知。美國由這樣的人統領,身邊又沒有人可以制衡,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前景堪憂,大家還是做好準備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