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9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及政策當局公布支持經濟的金融政策、亦即所謂的救市措施以後,市場反應相當正面。不僅滬深港股市顯著上揚,人民幣也乘勢轉強。在金融市場以外,不少報道指國慶假期期間,內地房地產交投增多,氣氛改善。
救市措施背後的考量,似乎可見於其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聲明。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後內地經濟持續復甦,表現堅韌,但聲明提到當前經濟運行出現新的情況和問題。這裡所指為何,未有言明,但從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新聞發布會,可見端倪。
發改委指外圍環境趨向複雜嚴峻,主要經濟體增長減慢,環球貿易保護情況加劇,導致不確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內地部分行業割價競爭,亦即所謂的「內卷」,意味通脹偏低,似乎也反映下半年以來內地的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加。
內外因素的改變,形成新的境況。既然有此判斷,對應之策也隨之不同。中央政治局提出「增量政策」,其後發改委解說指當中涵蓋五大範疇,包括加強逆周期經濟調控措施、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支援企業、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及提振資本市場,似乎要從增加經濟的總量着手。
當然,人行的救市措施,部分涉及利用其資產負債表規模,或會出現增加貨幣總量的情況。此增量也可能是近期市場反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