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波幅不低,但隨著內地樓房銷售回暖,內房的股價在第四季一般有不錯的升幅,且走勢似會再有突破。
過去十多年,內房積極買地起樓,負債亦不斷上升,現時香港上市的內房平均淨負債比率高達九成,近年內房一般透過發債、配股及分拆旗下物業管理業務,以獲得資金。不過,由於國家不希望貸款大量流入房地產,內房的融資近年常有限制,如年中發改委曾公布,只允許房企為其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券再融資,令行業的融資難度持續上升。發債受限,可降低負債比率的配股及分拆高估值的物管板塊,變得更為重要。今季華潤置地(1109)、富力地產(2777)便曾先後配股;保利和寶龍地產(1238)亦分拆了物管業務上市,市場反應普遍正面,明顯地,有能力獲得資金的內房更受青睞。
今年大部分房企已完成銷售目標,料股價炒作可維持至明年首季業績發布前後。今年房企銷售佳,乃以價換量結果,房企毛利率將受壓,規模大的更能受惠。且小型房企融資問題難解,宜選取盈利能力高且有分拆概念的大中型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