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都大幅增加黃金儲備比例,究竟會引發甚麼不可預見的後果?據上周五世界黃金協會季度報告,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大增。多國央行仍熱衷於購買黃金,令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228噸。
報告顯示今年首三個月,黃金買盤是由亞洲央行主導,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購入69噸,中國人民銀行黃金儲備增加58噸。土耳其增持30噸黃金,印度增持7噸。去年全球各國央行黃金購買量總計創下1,136噸的紀錄水平。
為甚麼全球中央銀行都對黃金情有獨鍾?其實這是兌美元作為全球交易貨幣的重要挑戰,當世界各地金融機構發現美元經過近10年量化寬鬆,對金融系統的蠶食已到達不可逆轉地步。美元作為國際金融交易工具的功能被削弱,能夠穩定自身國家貨幣系統的選擇並不多,黃金作為貴金屬中的表表者,是罕有的選擇。
其實早在1816年,英國就採用金本位制,隨後歐洲各國逐漸跟進採用金本位制,至十九世紀末大多數主要國家皆已採用金本位制,為第一次國際金本位秩序的時代。日本在1897年學習西方各種貨幣制度,其中最主要就是導入金本位制。在二單世紀初經歷世界大戰,曾經一度停止金本位制度。直至到1971年尼克遜美國總統才結束金本位制度,影響直至今日。
在金本位制盛行前,銀本位歷史更加悠久,中國古代的「銀両」就是銀本位代表作,白銀作為貨幣功能可以在另一篇文章慢慢詳述。還說黃金的走勢,全球金飾消費需求爲478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金飾制造增速超越消費增速,使全球庫存增加了30多噸。今年的黃金價格在現價水平仍然有超過兩成的增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