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昨發表文章指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醒市場,提防五大環球金融風險包括美國聯儲局「縮表」、貨幣政策轉向、債務、金融業現自滿情緒及金融科技伴生的新風險。「縮表」關鍵是避免長期利率失控,如其大幅抽升或損害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更潛在令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誘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筆者認為上述所謂環球風險更貼切的或簡單解讀為中國風險。如美國孳息因「縮表」抽升,新興市場債券將受影響。債券通開通,外資會要求內地債券提供更高孳息率,代表其面對下行壓力及融資成本升,等同「被加息」,相信此乃中國人民銀行不希望發生的事。甚麼對美國復甦有影響,說白點是對內地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有影響吧。此外,內地債務問題乃公開秘密,要數債務危機,相信其遠比美國為大。至於金融科技,內地非常蓬勃,但欠缺監管。近月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被內地投機者炒作,不如先擔心自己吧。如一貫官媒口徑,以全球金融風險遮蓋國內問題等,應不會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