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7-08-22 06:00:00

分派大作戰

分享:
九倉主席吳天海。(資料圖片)

九倉主席吳天海。(資料圖片)

今日,未生想談一談九龍倉(004)的分拆。 


據九龍倉的公布,將把香港物業投資及海港企業(051)股權分拆為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分拆上市,旗下包括旗艦物業海港城、時代廣場,位於中區的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The Murray(舊政府總部重建部分)及鑽石山地鐵站上蓋荷里活廣場。九龍倉則餘下中國地產發展及投資部分等。 


部分評論指分拆是釋放公司價值行為。未生非常同意,回顧過往,九龍倉及母公司會德豐(020)業務較混亂,其後通過私有化從事香港地產發展之會德豐地產,把國內剩餘地產業務及香港投資物業注入九龍倉,現由會德豐主力從事香港地產發展,九龍倉則負責香港地產投資及國內地產發展及投資,分工顯得明晰。 

adblk6


在2010年後,九龍倉大舉下注中國內地及香港物業市場,通過每年大額重估手上香港投資物業,成功擴大資產值,使大額融資未有影響集團負債率。但近年,隨著國內住宅物業發展完成,但未有增購新地,土地儲備由2012年最高峰1,230萬方米,降至近期約340萬方米,對未來業績不會起重大作用,故未來增長或非常依賴投資物業業務。


其中,國內投資物業已接近全部完成,租金收入未來數年顯然大增,具有大額增長潛力,預料其價值或將高估,至於香港投資物業近年受自由行增長放緩影響,已不復當年勇,但仍為現金奶牛,估值可以很高。分拆起來就能值得更多錢。 


但大股東大權在握,其實集團架構是否需要改動只在乎他願不願意,就算重組確實有價值,都可以因為工序繁複一直不處理,但為何大股東需要急著重組呢?未生認為因第三代只是會德豐主席,但九龍倉較會德豐大得多,要成功完全接班還較難,如果分拆為兩間較小的公司,並由第三代主政其中一間公司,這就使業務方針不致大變之下,令第三代可以逐步接手家族生意。 


究竟成功分拆後,未來會如何?其實過去10年,會德豐已陸續增持九龍倉股權,由48%增至61%,未生預料,有漸把九龍倉及會德豐整合之勢。在分拆後,會德豐在原九龍倉因國內售樓資金回籠,租金持續增長,預期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派息穩定下,股息收入會增加,加上會德豐於香港投地困難,未來現金會劇增,只要他們等待一次股市低潮,私有化其中一家公司,就能成功去掉子大母小局面。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