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諾貝爾獎和《國家為甚麼失敗》,目的本來是講國家為何成功,這本來只是引子,誰知引子居然寫了一篇,惟有再續。
經過我這麼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國家成功,其實很簡單,用不著他媽的用上啥啥名詞等等高深學問,只需要參考個人為何成功,這兩者是完全一樣的。
第一是慳儉,累積原始資本,明治維新時的天皇就是慳精,慈禧太后則用海軍的軍費來建頤和園。1949年後的中國,也是這一招,整個上流社會的生活享樂都被降級了。
第二是投資,省下來的錢不是像明朝的萬曆皇帝,存在國庫,而是用來投資。當年中國大飢荒,但完成了「兩彈一星」的開發,以及完整的工業體系,這好比上一代省吃儉用,營養不良,供子女讀書,以及留下遺產。
這也包括了「再投資」,即是把利潤再拿來滾大資本,而不是拿來消費。
第三是努力,中國人現在是996工作制,二十多年前,那些勞動的民主,吃不好,住不好,打下了今日的基礎。東方人填鴨式教育,西方人快樂教育,東方人工作時間長,西方人工作時間短,假期多,生產力一定比不上前者。
以上三點,經濟學上,統稱為「input」,中文譯作「投入」。個人和國家一樣,投入愈多,愈易發達,這是千古不易的原理。
第四是,廣東話說的:「有老闆照。」老闆可以是借錢給你發展,又或者是給你生意,這當然是有目的的互利:你必須有利用價值。例如說,你的廠收費特平,即是廉價勞動力,或你可以提供特別服務,例如二戰後美國本來想窮死日本,誰知一場朝鮮戰爭,日本成為了美國的前線,馬上成為了資助對象。
韓國的第一波是派出了30萬軍人去打越戰,2000年後,則成為了中國的合作伙伴。中國的第一波是蘇聯援助,1972年後中美結盟,又揍了越南一頓,拉倒了蘇聯,美國的資金和訂單便滾滾而來了。
所以說,老闆最重要,像朝鮮,也像我們普通人,不管多努力,不管有多大的「input」,沒有老闆,也會活得很辛苦。別說朝鮮伊朗,當年富得漏油像伊拉克,就算是今天的瑞士,一被全世界封鎖,也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