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新銀行現時市盈率已跌穿5倍,市帳率約0.28倍。(資料圖片)
美國聯儲局將公布議息結果,普遍認為今次將會加四分三厘,11月和12月再加息,年底前利率勢必見4厘以上。
隨著美息與港息差距擴大,對沖息差活動引發資金外流加劇,相信香港銀行業界在短期內會迎接港元加息周期。即使如此,港元漸進加息未必對本土經濟有過大衝擊。
面對加息周期大環境,個別銀行可以透過高存款利率去吸納更多客戶存款,從而增加發展借貸業務的空間,對公司整體發展非常有利。
當然,在大環境不景氣時,借貸需求或有所下降,甚至乎要面對壞帳急升的風險,銀行隨時得不償失。不過,部分本地銀行股估值已低於長線平均值,或多或少已在股價反映不明朗因素。
以大新銀行(2356)為例,現時市盈率已跌穿5倍,市帳率只有0.28倍,股息率5.7厘。身為一間在香港發展多年的銀行,信譽良好兼業務穩定,理論上可吸引不少投資者關注。可惜,近年港股風格轉變,傳統投資板塊不受市場熱捧,最近該公司每日成交只有數百萬。流動性持續減少,令估值也相應下調。
如以中長線投資角度睇,低估值是入市的好時機,然後靜待高估值時沽出。最近,該公司有管理層成員連續多日在市場掃貨,或者大家都有相同的想法。
作者為中原資產管理聯席董事,證監會持牌人,本人及其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