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清水灣道8號商場。(資料圖片)
上一篇走過俊宏軒商場,想起往事,非常傷心,於是離開商場,繼續進入住宅大廈看看。
未生發現內部環境真的非常好,感覺當年亞洲聯合基建(711)旗下俊和建築確有下過不少工夫,看不出已建成約15年。後來在樓宇下張貼公告發現,物業管理公司為亞洲聯合基建旗下的城市服務集團。城市服務集團一度打算分拆上市,據資料顯示,該集團近年營業額已接近5億元,盈利約1,500萬元,如獲正式分拆,將可釋放公司價值,但因為董事局爭奪戰關係,城市服務集團上市之過程亦受阻礙。
未生認為,該公司主業建築業一直屬於資金需求大,且利潤小的特徵。據2017年報,建築業務分部營業額達83.08億元,分部盈利僅1.49億元,利潤率僅1.79%,可見並非一項好生意,故亞洲聯合基建於1993年上市後,積極發展其他業務以提升利潤能力,而城市服務集團在1995年成立。憑著對建築之熟悉,更涉足地產發展項目,2000年代投得彩虹地鐵站上蓋及天水圍項目,後來發展成清水灣道8號、俊宏軒,並持有商場業權。但是,其不傾向長線持有商場項目。如上文提及俊宏軒商場,如以2012年拆售價9.2億元計算,已較2009年價格高逾6.2億元,尚未計算清水灣道8號商場出售之價值,未生估計損失已逾近5年盈利7億元。
其後亞洲聯合基建在香港地產發展轉趨沉寂,直至2013年投得屯門、馬鞍山及沙田官地,並購入荔枝角工廈打算重建,但大股東2014年底出售上市殼同時購回荔枝角工廈。
在內地買家入主後業務無任何進展,反而陷入管理混亂,大股東家族只好購回股權,但所有地產項目均出售。但其賣方有部分已獲厚利,其中馬鞍山項目轉售予宏安地產(1243)後3個月,對方再售大部分項目權益予碧桂園(2007)已賺近8億元,荔枝角工廈在2015年約3.6億元轉手宏基資本(2288)持26%合營,在投入約5億元裝修費後,次年以匯創方發售,出售一半樓面套現10億元,如全數出售,獲利有多豐厚!以上可見,該公司在地產投資政策搖擺下失去獲利機會,變相使股東損失。最近又搞保險庫項目,未生給他們忠告是「百鳥在手,不如一鳥在林」,不要再貪圖小利。逛完俊宏軒後,再致電怪獸老婆,電話竟突然通了,她好像沒生氣,還叫我買一點東西給她幾位小外甥。女人真難以捉摸。 當然像電視劇情一樣,大結局必然是回來燒烤,不過故事還是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