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本港零售業。 (資料圖片)
究竟是生命重要,還是金錢重要?
這問題似乎不用回答:沒有生命,甚麼也沒有了,還要錢來幹啥?在人類而言,沒有甚麼比生命更重要的了。
可是,如果把以上問題換一個問法:究竟是生命安全重要,還是經濟活動重要呢?
中國諺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在當年的黎巴嫩,炸彈到處飛,但根據當時當地的記者的報道,最有名的一個是後來寫了《地球是平的》的著名記者湯馬斯‧弗德里曼,當時的當地人還是過著正常的生活,上班、玩樂,頂多只是盡量避免走危險的路線,如此而已。
事實上,就算是戰亂中的阿富汗、敘利亞,雖然生命難以保障,可是人們還是盡量要回復經濟活動,皆因沒有經濟活動,誰也活不了。這其中的推理很簡單:不工作,肯定會死,但冒險,則只是可能死而已。
在可能死和肯定死之間,這其中的選擇是誰也會選的。
現在說到香港,誰都知道,現在的全面封關,經濟活動停滯了一半,是不可能持久的,長期而言,必死無疑,就算不死,也有幾十萬人會出來暴動,單單零售業和飲食業的員工,就有幾十萬人了。
從另一方面看,新冠肺炎疫情散播已到全世界,除非發明了疫苗,否則不可能全面撲滅武漢病毒,最多只能在到達了高峰期之後,回落到大家可以接受到的數字和增速。
所以,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打持久戰,不能像打閃電戰般打法,除了要活下去之外,還有有可持續性發展,製造繼續活下去的條件,做到這一點,經濟活動是難免、也遲早要恢復的。
問題在於:究竟要怎去回復經濟呢?
看日本、新加坡,都是早發病的國家,但現在疫情已成功控制了,反觀西方國家,卻有失控跡象,比中國還要嚴重得多。
日本和新加坡都是世界最乾淨的國家,而香港和台灣,也是預防措施做得比較好的,疫情也控制得很好,近日只是因為外遊人士回流,引致疫情突升,相信在這一波的兩星期後,疫情又會回復平穩。
所以,我認為,香港未來之路,是一方面加強控制疫情,另一方面放鬆經濟,雙管齊下,才是打持久戰之道。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