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口渴了,會買汽水、買維他奶等飲品喝。記得唸中學時,操場有一按鈕,可直接飲用食水,至於它是如何過濾乾淨,則不明所以。我只知道,我唸的是名校,大把富豪二代在喝同樣的水,他們的性命總比我的矜貴吧?
如果去外地旅行,會有水壺煲水,又或者是,在歐美,在日本,可直接從水龍頭喝水,據說是乾淨的。
總之,要付錢買飲用水,在那時我們的心中,是不可思議的事。
不過,在中國、在印度這些地方,水龍頭的水就不保證乾淨了。當然,印度太窮,恒河水也照喝不誤,證明身體構造異於他國人,不算在內。
然而,應該是在中國,首先興起付錢買飲用水。這是一種逆向進化:就是因為有太多不乾淨的事物,所以才有更乾淨的選項。例如說,那時很多人擔心餐廳的碗碟洗不乾淨,在2000年左右,我見到高溫消毒的碗碟櫃子,絕對比任何地方還要科學。
因此,先是蒸餾水,後來進化成為過濾水,也是在內地開始流行。先是作為商品售賣,其後在酒店免費奉送,乘車、乘船時也送一瓶,成為了標配。
我初時很不習慣,喝飲用水還要付錢?而且價錢還不比汽水更便宜,我倒寧願喝飲料算了。誰知市場的想法和我不太一樣,我漸漸發現,很多人都願意付錢去購買飲用水,香港公司生產的屈臣氏蒸餾水還大行其道。
至於我,想想付錢購買飲用水固然不值得,可是有糖分的飲料對身體無益,相比之下,也許付同樣的錢去買蒸餾水在總體上還更有利,這還不算價錢更昂貴的Evian、Aqua Panna等歐洲名牌礦泉水。於是,我也不得不向瓶裝水「投降」了。
一則小故事是,有一次,我去羅馬的Pergola吃飯,侍應問我喝不喝酒,我說喝水。侍應說,那給你看看Water Menu。這Water Menu足有幾十種水,最貴的一瓶盛惠50歐元,那瓶子鑲有水晶,我拿了回家留念。
據說中國品質最好的是「恒大冰泉」,量產而質素好的是「百歲山」,現時最火的當然是「娃哈哈」,不過銷量最好、價格最低的,則是「農夫山泉」(9633)。